【正文】
lives on a lonely island of poverty in the midst of a vast ocean of material prosperity. 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Negro is still languishing in the corner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finds himself an exile in his own land. ………… 思考: ? ? 各是什么? 3.“我有一個夢想 ” 中的夢想具體指什么? ? ? 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因此有必要重提歷史 ,一方面表示對政府的不滿,另一方面昭示聽眾:我們并非無理取鬧;我們必須奮斗,也許前邊的路還很長。 。 1856年的憲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條例廢除了奴隸制,但戰(zhàn)爭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視。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后,公共場所都有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guān)押的參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釋放了。金被推薦為這個組織的領頭人。1965年一項新的選舉權(quán)法案成這法律 .從那以后 ,所有黑人都享有選舉 .權(quán)。當時在南部各州 .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 1865年學結(jié)束了奴隸制 ,然而南部各州 .通過了它們自已的法律,繼續(xù)把白人和 黑人分開。 ? 前方就是樂土。 ? 長壽本在情理之中。他把大量時間用來讀書。美國第一夫人勞拉稱金 “ 畢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業(yè) ” 。 背景簡介 ? 1955年 12月 1日 ,一位名叫羅莎 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況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而且只有 25%的黑人有選舉權(quán)。曾任律師,主張維護聯(lián)邦統(tǒng)一,逐步廢除奴隸制度,當選總統(tǒng)后,南方各州相繼宣布脫離聯(lián)邦,內(nèi)戰(zhàn)爆發(fā)。(“這個信念”具體指什么?“交響曲”有什么特點?用在這里有什么深刻含義?) ? 聯(lián)系上下文,不難看出“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這里的“爽朗的秋天”與“酷暑”分別指什么?) ? 本句同樣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擺脫貧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這樣就能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jié)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給聽眾。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視和貧困的環(huán)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