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4)不同意材料二中的觀點,岳飛抗金阻止了金軍南下,符合人民的利益,永遠受到人民的尊重而流芳百世;秦檜謀害岳父,妥協(xié)賣國,永遠遺臭萬年。因此,高宗始終主張投降,他只有在被金逼得走投無路時,才會用抵抗派去抵擋一陣。 《金與南宋的對峙》練習 一、選擇題 1. 南宋與金的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是( ) A. 南宋定都臨安 B. 宋軍收復建康 C. 宋金達成和議 D. 岳飛取得郾城大捷 2. 對澶淵之盟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使遼兵安全脫險 ②使遼得到大量的“歲幣” ③是北宋的一個屈辱條約,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④結(jié)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zhàn)爭,使此后的遼宋邊境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穩(wěn)定的狀態(tài)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 “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guān)一線劃定分界線”指的是( )之 間的分界線 A. 北宋與西夏 B. 北宋與遼 C. 南宋與遼 D. 南宋與金 4. 岳飛名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中的“胡虜”“匈奴”在這里借指 A. 遼的統(tǒng)治者 B. 西夏的統(tǒng)治者 C. 黨項的統(tǒng)治者 D. 女真的統(tǒng)治者 5. 在美麗的西子湖畔 ,曾有一位姓 秦的讀書人來到一座英雄墓前,觸景生情,十分慚愧地寫下兩句詩“人從宋后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敗了會為金所滅;勝了徽宗、欽宗回來后皇帝由誰來當,還有抗金力量和人民武裝的發(fā)展,都不利于自己的統(tǒng)治。其中 1140年的一次戰(zhàn)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