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2 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種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傳染 病,根據病原學診斷,肝炎病毒至少有 5種,即甲、乙、丙、 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別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 炎。 可在 HDV感染者肝細胞 、 血液和體液中檢出 。 病毒性肝炎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9 病毒性肝炎 傳播途徑 —— 糞口傳播途徑:甲型、戊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 不要到路邊小攤去亂吃,也不要到地攤上去穿耳朵、驗血、取痣、取雞眼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魜y弧菌能通過污染魚、蝦等水產品引起傳播。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志賀菌隨病人糞便排出 后,通過手、蒼蠅、食物和水,經口感染。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55 狂犬病 又名恐水癥,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侵犯中樞神經系統(tǒng) 為主的急性人獸共患傳染病。 傷口處理 —— 應用 2%肥皂水或 時,力求去除狗延,擠出污血。 本病主要經性傳播、血液及母嬰傳播。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64 艾滋病 流行病學 傳染源 ——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唯一的傳染源。 ⑤受艾滋病感染的婦女避免懷孕、哺乳。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66 ? 預防 ①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為。對熱敏感, 56℃30min 能使 HIV在在體外對人的 T淋巴細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 全滅活血清中的 HIV; 100℃,20min 可將 HIV完全滅活。 1981年在美國首次被確認。被病獸咬傷后是否發(fā)病與下列因素有關:咬傷部位:頭、頸、面、手指處被咬傷后發(fā)病機會多;咬傷的嚴重性:創(chuàng)口深而大者發(fā)病率高;局部處理:咬傷后迅速徹底清洗者發(fā)病機會較少;及時、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者發(fā)病率低;被咬傷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發(fā)病機會多。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54 細菌性痢疾 ? 治療 急性菌痢 —— 抗菌藥物務必足量、徹底、堅持服用 57d,以防止轉 為慢性。加熱 60℃10 20min或 100℃2min 均能將菌殺滅。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48 霍亂 ? 治療 霍亂傳播快、死亡率高,因而對患者應嚴密隔離,立即 送醫(yī)院搶救。經干燥 2h或加熱 55℃10min 便可死亡,煮沸 立刻死亡;在 %漂白粉中 10min及死亡;在室溫中生存數小 時;河水中 1周,也可長達 17d,水果蔬菜中生存 35d,在日用 品上生存 6h至 3d;在污染潮濕的衣服上生存 5周。 HBeAg陽性者不可從事飲食行業(yè),飲用水衛(wèi)生管理及托幼工作。 在 HBsAg陽性人群中超過 3%。 HBV抵抗力很強 , 能耐受 60℃ 溫度 4h及一般濃度的消毒劑 , 煮沸 10min、65℃ 溫度 10h或高壓蒸汽消毒可以滅活 。方案 :強化期 2個月 /鞏固期 4個月。全國約 ,肺結核患者 450萬例。 肺結核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26 ? 病原 結核分枝桿菌(簡稱結核桿菌),有耐酸的特性,故又稱為抗酸桿菌。禽流感病毒對熱敏感,加工烹調禽蛋類、禽肉時,必須熟透,特別注意涮火鍋必須煮熟煮透。 七、轉科或出院標準 (一)因基礎疾病或合并癥較重,需較長時間住院治療的患者,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連續(xù) 2次陰性后,可轉出隔離病房至相應病房或科室進一步治療。影響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合并癥等。重癥多有 WBC、 L↓ , PT↓ 。目前可分為 16個 H亞型( H1~ H16)和 9個 N亞型( N1~ N9)。 流行特征:突然發(fā)生和迅速傳播。城鎮(zhèn)應在 6小時內,農村應在 12小時內報告疫情; 丙類: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傳染病曾對人類造成很大的災難。如結核病、艾滋病等。 傳播途徑:通過空氣飛沫、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間接傳播。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加強重癥病例救治,注意中西醫(yī)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關鍵。重癥:病情發(fā)展迅速,多在 57天出現重癥肺炎,體溫多持續(xù)在 39℃ 以上,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部分患者可出現縱隔氣腫、胸腔積液等。發(fā)生 ARDS時,病變分布廣泛。 (六)重癥病例的治療。盡量避免接觸野生禽鳥或進入野禽棲息地,特別注意盡量避免接觸病死禽畜。極少數急性病例可突然發(fā)病,出現嚴重呼吸道癥狀和全身中毒癥狀。免疫抑制狀態(tài)(如器官移植、艾滋?。┗颊哂绕浜冒l(fā)結核病。 化療方案:原則為早期、規(guī)則、全程、聯(lián)合、適量。 HBeAg: 僅在 HBsAg陽性的患者中能檢出 , 反映人體內存在 HBV的繁殖和患者血液中有 Dane顆粒 , 這時血液有傳染性 。 慢性患者的流行病學意義大于急性患者 , 病毒攜帶者有更重要的傳染源意義 。 HBsAg攜帶者和管理。 臨床上以劇烈無痛性瀉吐 , 米泔樣大便 , 嚴重脫水 , 肌肉痛性痙攣及周圍循環(huán)衰竭和急性腎衰竭而死亡 。 切斷傳播途徑 —— 加強衛(wèi)生宣傳,積極開展群眾性的愛國衛(wèi)生運 動,管理好水源、飲食,處理好糞便,消滅蒼蠅,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宋氏菌感染有逐年增加趨 勢,志賀氏菌明顯減少。慢性菌 痢病人和帶菌者未治愈前一律不得從事上述行業(yè)。 傳播途徑 —— 通過咬傷傳播,也可由帶病毒犬的唾液,經各種傷口和抓傷、舔傷的粘膜和皮膚入侵,少數可在宰殺病犬、剝皮、切割等過程中被感染。單室嚴格隔離患者,防止唾液污染,盡量保持病人安靜,減少光、風、聲等刺激。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種病,而 是一種無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狀態(tài)或綜合癥狀。衛(wèi)生部、 WHO2022年 1月 25日最新評估結果:有 65萬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艾滋病人約 。 尚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艾滋病的傳播主要與人類的社會行為有關,完全可以通過規(guī)范人們的社會行為而被阻斷,是能夠預防的。 HIV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唾液、 眼淚、乳汁等體液也含 HIV。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62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區(qū)別 艾滋病病毒 —— 代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此外,尚需注意預防破傷風及細菌感染。迄今為止,病死率達 100%。 人群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 菌痢常年散發(fā),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 多發(fā)病。病后可獲一定免 疫力,但不持久。對經常接觸血液或針頭的人員,乙肝病人或 HBsAg攜帶者的配偶、家庭其他成員和密切接觸者,以及對乙肝乙肝的青少年均可接種乙肝疫苗。 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各型之間無交叉免疫。 病毒性肝炎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7 ? 流行病學 傳染源 —— 甲型肝炎: 急性患者和隱性患者 ( 多 ) 。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3 病毒性肝炎 防治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4 病毒性肝炎 ? 病原學 甲型肝炎病毒( HAV) —— 在體外抵抗力較強,在 20℃ 條件下保存數年,其傳染性不變,能耐受 60℃ 溫度1h, 100℃ 溫度 5min全部滅活;紫外線照射 1h.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5 乙型肝炎病毒 ( HBV) —— 乙型肝炎抗原至少有三種 , 即表面抗原(HBsAg)、 核心抗原 ( HBcAg) 、 e抗原 ( HBeAg) 。 肺結核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30 肺結核 切斷傳播途徑 —— 搞好個人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注意居室通風換氣。 傳播途徑 —— 空氣傳播為主 ,肺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