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九節(jié)李白(一)一、家世和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今甘肅省天水縣),出生于中亞碎葉。五歲時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油江市)。第一期(701-724)為居家讀書時期:李白從小受很好的教育,但并非全是傳統儒家教育。所學博雜,濟時報國思想強烈;干謁過益州長史蘇頲,但不參加科舉考試;已有詩文創(chuàng)作
2025-05-14 21:41
【摘要】第四節(jié)隋和初唐文學(二)一、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他們的生活遭遇、思想性格、文學主張、詩文創(chuàng)作等都很相似,故合稱初唐“四杰”,以王勃和駱賓王成就更高。其創(chuàng)作體現沿襲和變革六朝文風的兩種傾向:內容、氣骨、興象方面超越六朝;聲調、章法和藻飾方面仍有六朝遺風。王勃(649-676),字子安,王績侄孫。六歲能文,十四歲
2025-05-13 00:05
【摘要】第三十節(jié)柳宗元和中唐其他古文家(三)一、柳宗元的詩歌柳宗元詩今存一百四十余首,多寫于被貶永州、柳州時期。有感時傷世之作,如《田家三首》;寓言詩托物寄諷,反映永貞革新失敗后的社會現實。如其《籠鷹詞》。他的政治抒情詩,多抒發(fā)自己悲憤抑郁的去國懷鄉(xiāng)之情,如其名作《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既有精彩的景物
【摘要】第二十四節(jié)韓愈和古文運動(二)一、韓愈的家世和生平韓愈,字退之,河內河陽人。本人屢稱“昌黎韓愈”,故世稱韓昌黎。家庭對他的影響:一是儒學的影響;二是文學的影響;三是仕途的影響。韓愈三歲而孤,七歲讀書,十九歲赴長安應試求官。本以為此去“青紫可拾”,前后在京城蹉跎近十載,文名漸大,但未得一官半職。后憤然離長安返洛陽。在洛陽,因有文名被
2025-05-13 00:09
【摘要】......全國2011年7月自學考試中國現代文學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2025-06-22 08:23
【摘要】1、試述五四文學的基本特征。一.現代理性精神的張揚。五四文化思潮對國民的作用在于啟蒙。魯迅提出要用文學去揭示社會病苦,以引起療救的注意,促進國民性的改造,《吶喊》《彷徨》即貫穿著清醒的現實主義理性批判精神。二,傷感的精神標記。被新思潮喚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夢醒后無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悶,彷徨,傷感。問題小說有感傷的情懷,鄉(xiāng)土小說訴說著鄉(xiāng)愁,自述傳講著“零余者”的故事,詩,散文,戲劇都
2025-03-26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