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on)《馬丁吐溫3.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Mark Twain)《》馬克索亞歷陷記》《馬克第一篇:世界名著書目167。伊登》《湯姆弗恩歷險(xiǎn)記》馬克M海明威23. An American Tragedy(Theodore Dreiser)《美國(guó)悲劇》西奧多勃朗特35. Sophie’s Choice(William Styron)《蘇菲的抉擇》威廉沃克56. The Age of Innocence(Edith Warren)《純真年代》57. All the King’s Men(Robert Penn Warren)《國(guó)王班底》羅伯特道爾 Three Musketeers(Alexander Dumas)《三個(gè)火槍手》大仲馬 on the Floss(George Eliot)《弗羅斯河上的磨坊》 Reivers(William Faulkner)《流氓好漢》威廉劉易斯 The Magic Mountain(Thomas Mann)《魔山》托馬斯托爾斯泰 Kristin Lavransdatter(Sigrid Undset)西格麗德愛(ài)》伏契尼:《牛氓》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 司湯達(dá)爾:《紅與黑》福樓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漂亮朋友》左拉:《萌芽》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卡拉瑪佐夫兄弟》托爾斯泰:《復(fù)活》、《安娜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杜拉斯:《情人》穆齊爾:《沒(méi)有個(gè)性的人》康拉德:《吉姆老爺》梭羅:《瓦爾登湖》福斯特:《印度之行》薩特:《惡心》凱魯亞特:《在路上》村上春樹(shù):《挪威的森林》大江健三郎:《空翻》沃克:《紫色》克爾凱郭爾:《或此或彼》吳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紅樓夢(mèng)》蒲松齡:《聊齋志異》劉鶚:《老殘游記》魯迅:《阿Q正傳》老舍:《駱駝祥子》錢鐘書:《圍城》張愛(ài)玲:《傾城之戀》巴金:《家》沈從文:《沈從文散文集》、《沈從文短篇小說(shuō)集》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集》、《汪曾祺短篇小說(shuō)集》阿城:《棋王》 張承志:《黑駿馬》 史鐵生:《命若琴弦》第四篇:世界名著世界名著排行榜(前50名)《烏托邦》莫爾《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亞《》《唐璜》拜倫《呼嘯山莊》《魯濱遜漂流記》笛?!睹麍?chǎng)》薩克雷《傲慢與偏見(jiàn)》《雙城記》《戀愛(ài)中的女人》1《新工具》培根1《政府論》洛克1《尤里西斯》1《》1《老人與?!泛C魍?《飄》1《嘉麗妹妹》德萊塞1《小婦人》1《悲慘世界》雨果《》2《幻滅》巴爾扎克2《》巴爾扎克2《貝姨》巴爾扎克2《邦斯舅舅》巴爾扎克2《格蘭特船長(zhǎng)的兒女》2《漂亮朋友》莫泊桑2《娜娜》左拉2《包法利夫人》福樓拜2《基督山伯爵》大仲馬《茶花女》小仲馬3《巴黎圣母院》雨果3《紅與黑》斯湯達(dá)3《拿破侖法典》拿破侖3《人是機(jī)器》拉美特里3《社會(huì)契約論》盧梭3《浮士德》歌德3《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3《希臘神話故事》施瓦布3《戰(zhàn)爭(zhēng)論》克勞塞維茨《懺悔錄》奧古斯丁4《父與子》屠格涅夫4《罪與罰》陀斯妥耶夫斯基4《》4《復(fù)活》4《上尉的女兒》普希金4《死魂靈》果戈理4《童年》高爾基4《我的大學(xué)》高爾基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50、《白癡》陀斯妥耶夫斯基第五篇:世界名著 英國(guó)空想社會(huì)主義者 莫爾烏托邦用于比喻無(wú)法實(shí)現(xiàn)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huì),莫爾描繪了一個(gè)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huì),首次用“羊吃人”來(lái)揭露罪惡的“圈地運(yùn)動(dòng)”(這一提法被馬克思多次引用),并提出公有制,討論了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婚姻自由、安樂(lè)死、尊重女權(quán)、宗教多元等與現(xiàn)代人生活休戚相關(guān)的問(wèn)題。勃朗特和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