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3 23 (3 ∶ 1) 3 n 2 n 3n 2n (3 ∶ 1) n 基因自由組合結(jié)果 配子形成時 , 等位基因分離 , 獨立進入配子 , 而非等位基因間自由組合 , 那么F 1 代能形成 Ry、 Ry、 rY和 ry4種配子 , 每種配子占1/4。表現(xiàn)型由基因型和環(huán)境共同決定。 ( 4 ) 雜合子產(chǎn)生各種類型配子的數(shù)量相等 , 不同類型的雌 、 雄配子隨機結(jié)合 , 機會均等 。 ① 選擇自花授粉 , 閉花受精的豌豆 . ② 將豌豆區(qū)分為若干個單位性狀 , 按單位性狀來進行試驗 。第五章 遺傳基本定律與擴展 了解孟德爾的試驗方法 , 掌握孟德爾規(guī)律的內(nèi)容 , 實質(zhì)及意義 , 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的概念 。 相對性狀 :指某一單位性狀中處于相對狀態(tài)下的一對性狀。 ( 2 ) 基因在體細胞成對的存在 , 等位基因彼此分離 , 各自獨立地進入配子 ( 3 ) F 1 代體細胞內(nèi)基因雜合 , 它們彼此獨立 ,但在有顯隱性之分 。 表現(xiàn)型 是生物性狀的具體表現(xiàn),是可以觀察或度量的性狀的總和。 ( 2)受精時,攜帶不同基因的配子隨機結(jié)合,機會均等。 不完全顯性 鑲嵌型 : 雜合子性狀表現(xiàn)為兩親本性狀的鑲嵌 中間型 : 雜合子性狀表現(xiàn)為兩親本性狀的中間類型 共顯性 中間型 1)有害基因 概念: 指導致生物個體在解剖構(gòu)造或生理機能缺陷,或?qū)е律飩€體死亡的遺傳結(jié)構(gòu)。由于純合子被淘汰,有害基因一般以雜合子狀態(tài)存在于生物群內(nèi)。 有顯性等級的復等位基因 復等位基因 等顯性的復等位基因 基因互作 :指決定一個性狀的多個非等位基因間的相互作用 。 重迭作用 加性作用 加性作用 :多個基因決定一個性狀,其中每個基因?qū)π誀畹谋憩F(xiàn)為其效應值的累加。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 果蠅雜交試驗 1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b v ♀ 果蠅雜交試驗 2 互換率 互換率(%)= 100 互換型個體數(shù) 互換型 +親本型個體數(shù) 互換發(fā)生的時間和方式 1931年斯特恩 (stern)利用果蠅為材料,克列頓( Creigne)、馬林托克( Moclintock)的玉米互換材料提出:互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前期I的粗線期。 基因定位的步驟 理論上 :證實了基因的存在和基因的粒子性,基因在染色體上成直線排列。 性別決定理論 雌雄個體只有一對染色體的差別,這對染色體稱為“ 性染色體( sexchromosome)” 。 y染色體的著絲點的附近,發(fā)現(xiàn)了編碼H- y抗原的基因,稱之為“睪丸決定基因”。 : 1)伴性性狀最易在 xy和 zw個體中表現(xiàn) 2)性別分離比在兩性不同 3)正、反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