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_______移動電荷做的功. (2)公式: W= qU= ___ (適用于任何電路 ). (3)實質(zhì): _____轉(zhuǎn)化成其他形式能的過程. 電場力 IUt 電能 2 . 電功率 ( 1 ) 定義 : 單位時 間內(nèi)電流做的功 , 表示電流做功的 _ _ _ _ _ _ . ( 2 ) 公式 : P = W / t = IU ( 適用于任何電路 ) . 3 . 電熱 : 電流流過導(dǎo)體產(chǎn)生的熱量 . 由 _ _ _ _ _定律來計算 , Q = _ _ _ _ _ 4 . 熱功率 : 單位時間內(nèi)的發(fā)熱量 , 表達(dá)式為 :P =Qt= __ __ . 快慢 焦耳 I2Rt I2R 一、 R= U/I與 R= ρl/S的比較 R = ρlS R =UI 區(qū)別 電阻定律的表達(dá)式 電阻的定義式 說明了電阻的決定因素 提供了測定電阻的方法,并不說明電阻與 U 和 I 有關(guān) 只適用于粗細(xì)均勻的金屬導(dǎo)體和濃度均勻的電解液 適用于任何純電阻導(dǎo)體 相同點 都不能反映電阻的實質(zhì) ( 要用微觀理論解釋 ) 利用 R = ρlS和 R =UI計算出來的電阻都是某一特定溫度下的電阻,因為電阻率隨溫度而變 . 二 、 導(dǎo)體的伏安特性曲線的理解 1 . U - I , I - U 要分清 , 如下圖甲 、 乙 . 2 . 圖線 為過原點直線 , 則為線性元件 . 圖線斜率 : U - I 中 , k = R ; I - U 中 , k =1R. 3 . 圖線為曲線 , 則為非線性元件 . 圖線斜率不再是電阻或其倒數(shù) . 電阻應(yīng)是 : 某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 , 即 R =UI. 如下圖丙 、 丁 . 三 、 有關(guān)電功和電功率的幾個公式 1 . W = I U t 普遍適用于計算任何一段電路上的電功 . P = IU 普遍適用于計算任何一段電路上消耗的電功率 . 2 . Q = I2Rt , 只用于計算電熱 . 3 . 對純電阻電路來說 , 由于電能全部 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 所以有關(guān)電功 、 電功率的所有公式和形式都適用 , 即 W = I U t = I2Rt =U2Rt , P = IU = I2R =U2R. 4 . 在非純電阻電路中 , 總電能中的一部分轉(zhuǎn)化為熱能 , 另一部分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 電熱仍用 Q = I2Rt 計算 . 這時 , W 總 = I U t Q = I2Rt ,同理 P 總 P 熱 . 在非純電阻電路中,U 2Rt 既不能表示電功,也不能表示電熱 . 四、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改裝 改裝為電壓表 改裝為電流表 原理 串聯(lián)分壓電阻 并聯(lián)分流電阻 改裝原理圖 接入電阻和表頭內(nèi)阻間的關(guān)系 U = I g ( R g + R ) ,所以 R =UI g- R g I g R g = ( I - I g ) 承德質(zhì)檢 ) 如右圖所示為一電路板的示意圖, a 、 b 、c 、 d 為接線柱, a 、 d 與 2 2 0 V的電源連接, a 、 d 間、 b 、 c間、 c 、 d 間分別連接一個電阻.現(xiàn)發(fā)現(xiàn)電路中沒有電流.為檢查電路故障,用一電壓表分別測得 b 、 d 兩點間以及 a 、 c 兩點間的電壓均為 2 2 0 V ,由此可知 ( ) A . a 、 b 間電路通, c 、 d 間電路不通 B . a 、 b 間電路通, b 、 c 間電路不通 C . a 、 b 間電路不通, b 、 c 間電路通 D . a 、 b 間電路不通, c 、 d 間電路通 答案: B 解析: 用電壓表接 b 、 d 兩點間時,電壓為2 2 0 V ,說明 b 、 d 之間有斷路處,而其他部分為通路;而接 a 、 c 兩點間的電壓為 2 2 0 V ,說明 a 、 c 兩點間有斷路處,其他部分為通路,由此知,斷路處只能在 b 、 c 之間,所以 B 正確. 如右圖所示電路中,由于某一電阻發(fā)生短路或斷路,使燈 A 變暗,燈 B 變亮, 則故障可能是 ( ) ① R 1 短路 ② R 2 斷路 ③ R 3 斷路 ④ R 4 短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解析: 此類問題應(yīng)從選項入手,假設(shè)某一選項正確,看是否與題干內(nèi)容相符.這里將用 “ 選項內(nèi)容與題干內(nèi)容比較 ” 的方法,簡稱 “ 選項入手 ” 法. 若 R 1 短路,回路總電阻 R 總 減小,干路電流 I 干變大,則 A 燈功率 P A 變大, ① 不正確. 答案: B 若 R2斷路, R 總 變大, I 干 變小, PA變小,使燈 A 變暗; R3上電壓 U3= E - I 干 ( RA+ r + R4), U3變大;R R燈 B 這一路電壓也變大,燈 B 與 R2并聯(lián)部分電阻變大,燈 B 上分 得電壓 UB變大.燈 B 變亮, ② 正確. 若 R3斷路, R 總 變大, I 干 變小,則 PA變?。?RR燈 B 這一支路電壓變大, UB變大, PB變大. ③正確. 若 R4短路, R 總 變小, I 干 變大, PA變大,則 ④ 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