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學會學習課題:物體的質(zhì)量課桌和凳子是由什么材料組成的?課桌和凳子哪個用的木材多?組成這些物體的木材、鐵叫“物質(zhì)”。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用符號“m”表示。由上面的觀察看出:課桌、凳子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
2024-12-08 04:34
【摘要】課題二、重力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3.探究物體重力和質(zhì)量的關(guān)系:G=mg,知道g=/kg的意義。4.由實驗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運用這一結(jié)論對實際問題做出分析。5.通過觀察,知道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并能對具體問題做出分析和
2024-12-09 04:33
【摘要】一、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另一個物體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是否也同時受到這個物體的作用呢?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做一做:在“活動”中去體會想一想:你還能舉出哪些例子來支持你的觀點呢?將船撐離岸邊三、怎樣判斷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根據(jù)作用效果可以判斷受到力的作用。?根據(jù)剛才
2024-11-30 04:01
【摘要】?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要產(chǎn)生力的作用,最少需要兩個物體。?給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叫施力物體。?受到別的物體作用力的叫受力物體。?力的作用效果分為兩類:?(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注: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由靜止變?yōu)檫\動;由運動變?yōu)殪o止;運動速度大小的改變;運動方向的改變。
2024-12-08 14:02
【摘要】二、靜電現(xiàn)象二、靜電現(xiàn)象經(jīng)摩擦過的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的,人們就說它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式使物體帶電想一想: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與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是否一樣?同種電荷同種電荷排斥.swf異種電荷異種電荷排斥.swf兩種電荷
2024-12-08 08:51
【摘要】四、宇宙探秘宇本期內(nèi)容宇宙的探究歷史太陽上的臺風事件藍色的地球太陽系其他行星我們的大作宙是無比的神秘,以致于當每一個人抬頭仰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提出整個宇宙是一個水晶球,地球則位于水晶球的中心,各種行星、太陽和月亮都鑲嵌在水晶球上。之后的托勒完善了地心說并使之統(tǒng)治歐洲1000多年直
【摘要】二力平衡靜止的電燈受到幾個力的作用?觀察與分析:GF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小汽車NGF牽引力f阻力觀察圖片靜止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狀態(tài)沒有變化平衡狀態(tài)1、平衡狀態(tài)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就說該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概念
2024-11-30 03:53
【摘要】摩擦力行駛中的汽車剎車后,無論路面多么光滑,總會逐漸變慢,最后停下來;在地面上滾動的足球也是這樣.為什么會這樣呢?主要是它們受到摩擦力的緣故.你了解摩擦力嗎?一: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fā)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
2024-12-01 01:34
【摘要】二力平衡班級:姓名:【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生活中二力平衡的現(xiàn)象,認識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含義,知道平衡狀態(tài)的物理意義。2.會通過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3.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會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并能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绢A(yù)習過程】1、分析課本圖9-1中各個物體分別
2024-12-08 07:52
【摘要】機械能一、功和功率1、功的概念W=FScosθ2、平均功率和即時功率P=FvcosθtWP?,只有當力是恒力,位移是相對于對地面的時候才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計算。,但是有正功和負功的區(qū)分,正負號不是代表方向,功的正負是由
2024-11-30 07:17
【摘要】初中物理第一冊第八章第四節(jié)復(fù)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測力的基本工具是什么?彈簧測力計正確使用彈簧秤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測量前要先校零。?要明確秤的測量范圍和分度值。被測力的大小應(yīng)在測量范圍之內(nèi)。?實際測量時,要使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伸長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熟了的蘋果總是向地面下
【摘要】FFFF甲乙丙丁《摩擦力》學案江蘇省泰興市萬福小區(qū)7號樓103室(225400)曾鵬一、課程導(dǎo)入在黑暗的夜空中飛過發(fā)出耀眼光芒的流星(如圖)。想一想:為什么流星會發(fā)出耀眼光芒?因為流星在大氣中高速運動要受到摩擦力作用,而摩擦生熱使流星發(fā)光。二、摩擦力(1)舉出生活中碰到的摩擦
2024-12-08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