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晶現(xiàn)象教學目標形成過程。解結晶現(xiàn)象。。教學重點晶體與結晶、混合物的分離。教學難點結晶法分離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復習提問]50℃的硝酸
2024-11-19 00:32
【摘要】《常見的酸和堿》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幾種常見的酸和堿,知道酸和堿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2.知道酸和堿的腐蝕性,能熟練取用酸和堿及其溶液。3.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過程與方法1.通過濃硫酸、氫氧化鈉強腐蝕性和濃硫酸稀釋實驗,學會濃硫酸的稀釋方法,強化實驗及生活中安全意識。2.通過同
2024-11-28 13:26
【摘要】《確定圓的條件》學案〖學習目標〗:①理解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②掌握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作圓的方法;③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圓、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提高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歷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的探索過程,體會歸納、類比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與價值觀:在探索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
2024-11-19 12:46
【摘要】第十單元酸和堿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三維目標】、無色酚酞兩種酸堿指示劑,并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知道酸和堿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并設計和完成與之有關的實驗;、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酸、堿的腐蝕性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無色酚酞這兩種酸堿指示劑在不同溶液中顏色變化的探究,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獲取知識;、
2025-04-16 23:55
【摘要】第七章第三節(jié)酸和堿的反應[趣味實驗]“無中生有”用兩根玻璃棒分別蘸上濃鹽酸和濃氨水后讓兩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觸,觀察現(xiàn)象。[討論]上述實驗說明了什么?[回答]用酸堿指示劑(無色酚酞變紅,紫色石蕊變藍)[實驗]將蘸有酚酞試液的濾紙放在濃氨水上方,觀察現(xiàn)象。[提問]
2024-11-19 10:32
【摘要】《生活中的酸和堿》說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魯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節(jié)《生活中的酸和堿》一、說教學總體設計理念本節(jié)課著重體現(xiàn)化學學習內容的現(xiàn)實性,同學們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應用意識。二、說教材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生活中的酸和堿》是魯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
2024-11-19 19:33
【摘要】圖1、圖書館陳列的圖書圖2、商場擺放的商品對于多達千萬的化學物質和更多的化學反應,人們要想認識它們的規(guī)律性,就必須運用分類的方法,按照事先設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混合物純凈物單質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化合物區(qū)別:物質種類不同區(qū)別:元素的種類不同物質
2024-12-07 15:21
【摘要】一、堿有哪些性質?1、與指示劑作用試液酚酞溶液石蕊試液pH試紙氫氧化鈉溶液澄清的石灰水紅色紅色藍色藍色77?2、與酸反應:(1)用試管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加入1滴酚酞,溶液顯色。
【摘要】課題:第二節(jié)常見的酸、堿(堿部分)課標要求:知道常見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堿的腐蝕性教學目標:⒈了解兩種重要的堿的物理性質⒉掌握幾種堿溶液共有的化學性質⒊了解堿的用途⒋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的能力教學重難點:⒈堿的物理性質⒉堿溶液的化學性質教學過程:[引入]:學習過常見的酸之后,我們再來學習一下堿
2024-12-09 06:37
【摘要】一、酸的組成和分類1、酸: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2、酸的分類(依據(jù)不同,分類方法不同)(1)根據(jù)與酸根結合的氫原子個數(shù)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酸(2)根據(jù)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原子酸含氧酸無氧酸(4)根
【摘要】第五章初識酸和堿測驗卷相對原子量:H:1O:16S:32Na:23一、填表(12分)1.寫出相應的物質名稱、化學式和物質類別(類別指酸、堿、鹽、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名稱硝酸一水合氨化學式Fe(OH)2H2SO4類別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二、選擇題(每小題
2024-11-28 17:30
【摘要】第一篇:(17)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認識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中和反應2.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3.會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從而認識物質溶液的酸堿度及其意義過程與方...
2025-10-04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