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象形】:就是造字時,用描摹客觀實體的外形來表達詞義的一種造字方法。用“象形法”造字,一般都是有形可象的指物名詞。如“日、月、水、山”等。許慎對此的解釋是:“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其中的“畫成其物”不是作畫,是指創(chuàng)造書寫符號。所以,用“象形法”創(chuàng)造漢字,在摹寫客觀事物時,只勾勒其輪廓,注重字形
2024-11-18 01:58
【摘要】呂叔湘呂叔湘,江蘇省丹陽縣人,我國當代著名的語言學家。近代漢語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數(shù)十年來一直從事語文研究和語文教學工作。寫了不少專著,代表作是《中國文法要略》、《漢語語法論文集》、《語法修辭講話》。思考問題熟讀課文,并概括全文三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2024-11-16 23:01
【摘要】陸母生陸游時,夢見秦觀,秦觀,字少游,于是陸母給兒子取名陸游,字務觀。陸游出生的那一年,金兵進攻汴梁(開封)?;兆诨琶ψ屛?,讓太子趙恒做了皇帝,是為宋欽宗,改元靖康。不久汴梁被攻破,徽欽二帝都成了金人俘虜。這是不是陸游命中注定,他的一生將以抗金為己任?陸游生平陸游簡介?字少游,號務觀,越州山
2024-11-16 22:00
【摘要】聽一支曲子知道這支曲子的名字嗎?《春江花月夜》一詩“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春風第一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竟沤裨u說】【作者介紹】張若虛(約660-約720),揚州人,唐代詩人。曾以“文詞俊
2024-11-16 22:02
【摘要】孟子簡介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孟子生于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最激烈的時期,他提出“民貴君輕”、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繼承和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夠在諸侯中選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這些主張與當時激烈混戰(zhàn)的社會狀況不符,所以均未被統(tǒng)治者所
2024-11-16 22:01
【摘要】蕭紅著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魯迅(1881—1936),20世紀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也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之一,魯迅堪稱現(xiàn)代中國的“民族魂”,文學不過是他傳播思想的武器。魯迅的作品對人的精神創(chuàng)傷與病態(tài)進行無止境的發(fā)掘,對中國人的“奴性”進行了
2024-11-30 04:19
【摘要】去紹興之前我們所了解的魯迅:魯迅。浙江紹興人,為20世紀中國的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開山巨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評價為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是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2024-11-16 23:29
【摘要】〔宋〕蘇軾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凡是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就一定有快樂,不必一定是奇險偉麗之景。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使人飽。類推開去,我到哪兒
2024-11-19 13:38
【摘要】高祖本紀高祖本紀司馬遷漢代風云人物---劉邦學習目標《史記》中本紀的形式。,了解劉邦的事跡及品質(zhì)。本紀:紀傳體史書中帝王的傳記。《高祖本紀》中是司馬遷給漢代開國皇帝劉邦寫的傳記,不僅收錄劉邦起事以來的所有征戰(zhàn)、封賞、詔誥等朝政大事,而且把劉邦的生活瑣事,起沛以來
2024-11-19 13:37
【摘要】燈下漫筆(節(jié)選)背景介紹本文寫于1925年春,正是北洋軍閥統(tǒng)治的末期。古老的封建制度,在中國延續(xù)了兩千余年,近百年帝國主義的侵入,又變中國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始終處于牛馬一般的奴隸地位。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我國的社會性質(zhì)。魯迅當時曾憤慨地說:“我覺得民國的來源,實在已經(jīng)失傳了.雖然還只有十四年!”“我覺得革命以前,我是
2024-11-19 13:41
【摘要】同義詞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1、了解什么是同義詞?2、同義詞之間的異同?3、重點:能夠辨析運用同義詞※引子:?“竊”書不是“偷”:?你能說說“竊”與“偷”有什么不同嗎?這里表現(xiàn)出孔乙己怎樣的人物形象?什么叫同義詞?——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叫同義詞(幾個詞義概括的對象必須相同或者基本相同)。1、
2024-11-19 13:45
【摘要】小說要素背景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思想背景《在酒樓上》寫于1924年2月,正是五四運動以后的低潮時期。魯迅后來回憶說:“北京雖然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但自從支持著《新青年》和《新潮》的人們,風流云散以來,一九二O年至二二年這三年間,倒顯著寂寞荒涼的古戰(zhàn)場的情景。戰(zhàn)友們“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
2024-11-17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