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的人工、材料、機械消耗量和相應的量價分離,國家控制量以保證質(zhì)量,價格逐步走向市場化,這一措施走出了向傳統(tǒng)工程預算定額改革的第一步。隨著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國內(nèi)建筑業(yè)面臨著兩大變化,一是中國市場將更具有活力,二是國內(nèi)市場逐步國際化,競爭更加激烈。.2008.[6][M].中國電力,2007.[7].[8]劉俊,.[9]程鴻群,姬曉輝,.[10].[11]Makarand Hastak,Daniel , Paradigm for Project Cost Control Strategy and Planning[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7, 254~26.[12] management for building design[M].Butterworth Architecture Management Guides, .[13]HolisticAppraisal of Value Engineering in Coristrucion in UnitedStates,Jouran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4]Smith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eries[J].Thomas Telford, London, 2008. 33~35.[15]Leen S. Kang, Boyd C. Paulson.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for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 by Uniclas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 25~28.。二是國內(nèi)建筑公司也同樣要和國外市場競爭,也需要按國際慣例、規(guī)范和做法來計算工程造價。因為,國家定額的控制量是社會平均消耗量,不能反映企業(yè)的實際消耗量,不能全面體現(xiàn)企業(yè)的技術(shù)裝備水平、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chǎn)率,不能體現(xiàn)公平競爭的原則,社會平均水平不能代表社會先進水平,改變以往的工程預算定額的計價模式,適應招標投標的需要,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是十分必要的。(3)編制工程量清單。在整個體系操作過程中,提高了評標的透明度、合理性和科學性,杜絕低于成本價中標,這樣就能比較有效地防止惡意競標,確保工程質(zhì)量和安全施工。 工程量清單計價有利于將工程的“質(zhì)”與“量”緊密結(jié)合起來。 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嘗試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建設工程的計價方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它匯集了北宋以前的技術(shù)精華,汲取了歷代工匠的經(jīng)驗,對控制工料消耗、加強設計監(jiān)督和施工管理起了很大作用,一直沿襲到明清時代。因此,從20 世紀40 年代開始,一個“投資計劃和控制制度”在英國等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應運而生。形勢要求工料測量師在工程設計以后和開工以前就進行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