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許發(fā)送的最大功率。 ? 等級 0~9 :普通用戶 ? 等級 11 :用于 PLMN的管理等 ? 等級 12 :安全部門應用 ? 等級 13 :公用事業(yè)部門 ? 等級 14 :緊急業(yè)務 ? 等級 15 : PLMN職員 網(wǎng)絡參數(shù)(十六) 96 ? 緊急呼叫允許( EC) 應注意中國的緊急呼叫編號的特殊性。當該小區(qū)只用于切換時,則該小區(qū)應指示不允許小區(qū)駐留。 ?DTX:指示移動臺是否應(可以)使用非連續(xù)發(fā)送。則 CA ARFCN 35對應的比特置為 1,其余比特均為 0。以下對這些參數(shù)進行了整理和說明。 ?循環(huán)碼采用奇偶校驗碼或 Fire碼,具有檢錯功能和一定的糾錯功能。 GSM 900 power control level output power(dBm) 02 39 3 37 n 39(n2)*2 18 7 1931 5 GSM 1800 power control level output power(dBm) 29 36 30 34 0 30 n 30n*2 14 2 1528 0 65 BER/FER/Rxquality ?BER: Bit Error Rate,誤比特率,在信道譯碼糾錯前估計的數(shù)字 ?FER: Frame erase rate,幀擦除率,又稱誤幀率,所謂擦除幀或誤(壞)幀是指一個話音幀在經(jīng)過譯碼糾錯后, CRC校驗錯誤。由于移動臺每次發(fā)送的測量報告中只能包含六個鄰區(qū)的內(nèi)容,因此必須控制移動臺僅報告與當前小區(qū)確實有切換關系的小區(qū)情況。按照 GSM規(guī)范的規(guī)定,訓練序列碼有八種固定的格式,分別用序號 0~ 7表示。 34 無線邏輯信道(十一) ?移動臺使用信道的順序 ?搜尋網(wǎng)絡時,尋找 BCCH ?空閑狀態(tài),監(jiān)聽 BCH和 PCH ?需要與網(wǎng)絡通信時,在 RACH上發(fā)送信道請求 ?監(jiān)聽 AGCH,若收到確認信息,則 ?轉(zhuǎn)入分配的 SDCCH+SACCH,當與網(wǎng)絡完成接續(xù)等信令后,則 ?轉(zhuǎn)入網(wǎng)絡分配的 TCH+FACCH+SACCH,完成業(yè)務通信后,回到空閑狀態(tài) 35 邏輯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所謂物理信道,是指一個時隙(約 577us, )。在該信道傳遞的信息有以下兩個: 1. 接入申請中的接入原因、隨機參考值和該消息發(fā)送的時刻 2. 對獨立專用控制信道的描述(該信道所在絕對載頻號、時隙號、子信道號等) 30 無線邏輯信道(七) ?尋呼信道( PCH,下行信道,點對多點方式) 該信道用于網(wǎng)絡發(fā)送尋呼消息,以通知被叫移動臺啟動尋呼流程。 27 無線邏輯信道(四) ?同步信道( SCH,下行信道,廣播方式,每小區(qū)一個) 由于 Um接口采用 TDMA方式,為了保證移動臺和基站能夠正確的接收對方的信息,必須保證移動臺和基站的時間基準一致。上海徳立天通信技術(shù)有限公司 GSM 移 動 通 信 系 統(tǒng) 原 理 培 訓 講 義 1 GSM 規(guī) 范 ? 1982年歐洲電信標準化委員會( ETSI)開始研究 GSM規(guī)范 ? 1990年 ETSI推出 GSM規(guī)范 Phase I ? 1991年 ETSI制定 DCS1800技術(shù)規(guī)范 ? 1994年 ETSI推出 GSM規(guī)范 Phase II,將DCS1800歸并 ? 1996年 ETSI推出 GSM規(guī)范 Phase II+ 2 ? GSM規(guī)范的版本編號方式: V – V:表示版本( Version) – x: ? 0:標準的設想 ? 1:標準的原始草案 ? 2:標準的最終草案 ? 3: GSM specification phase 1 ? 4: GSM specification phase 2 ? 5: GSM specification phase 2+ ? 6: Phase 2+ Release 1997 GSM規(guī)范版本號(一) 3 GSM規(guī)范版本號(二) – y:從 0開始編號,每次增加表示文本中有技術(shù)性的修改、完善或更正等 – z:從 0開始編號,每次增加表示文本中有文字或表達方式的修改 4 GSM 規(guī)范系列(一) ? 01~12(除 10以外)共 11個系列 ? 01: – : General description of GSM system – : abbreviation – : Interworking between DECT and GSM – : GPRS加密算法的要求 ? 02 : GSM service ? 03 : GSM work function architecture ? 04 : Um interface (L2 L3) ? 05 : radio charateristics 5 GSM 規(guī)范系列(二) ? 06 : transcoder and rate adapter ? 07 : Mobile station ? 08 : A Abis interface ? 09 : Interworking ? 11 : test specification ? 12 : Telemun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6 GSM業(yè)務(一) T EL EC O M M U N I C ATI O N SE R VI C ESBE AR ER SE R VI C E T EL ES ER VI C EBa s i cBe a re rSe rv i ceBa s i c Be a re r s e rv i ce +s u p p l e m e n t a ry s e rv i ce sBa s i c T e l e s e rv i ce Ba s i c T e l e s e rv i ce +s u p p l e m e n t a rys e rv i ceTelemunication Service : 電信業(yè)務 Bearer service : 承載業(yè)務 Teleservice : 用戶終端業(yè)務 Basic Service : 基本業(yè)務 Supplementary service : 補充業(yè)務 7 GSM業(yè)務(二) T E G S M P L M NP o s s i b l et r a n s i tn e t w o r kT e r m i n a t i n gn e t w o r kT e l e s e r v i c e sB e a r e r s e r v i c e sT E8 承載業(yè)務 承載業(yè)務:它在某個接入點上提供用戶所需的傳送相應信號的能力?;驹谕叫诺郎习l(fā)送定時信息,移動臺根據(jù)該信息調(diào)整自己的時間基準,保持自己的時間基準與基站同步。在該信道傳遞的信息有以下三個: 1. 被尋呼的移動臺身份識別號 2. 尋呼模式 3. 尋呼流程需要何種信道 31 無線邏輯信道(八) ?獨立專用控制信道( SDCCH,雙向信道,點對點方式) 該信道主要用于在網(wǎng)絡和移動臺間傳送用于呼叫接續(xù)所需要的信令。 ?所謂邏輯信道,是指 。每個小區(qū)的公共信令信道所采用的 TSC序列號由該小區(qū)的 BCC決定。 BSIC中的高三位(即 NCC)用于實現(xiàn)上述目的。 ?Rxquality: 07級,根據(jù) BER的范圍而確定 0級 BER% 1級 %?BER% 2級 %?BER% 3級 %?BER% 4級 %?BER% 5級 %?BER% 6級 %?BER% 7級 %?BER 66 Full/SubDTX ?DTX:非連續(xù)發(fā)射,在沒有話音時 (VAD,話音活性檢測 )不發(fā)射功率,只是在固定間隔時間發(fā)送 SID幀 (靜寂幀 ),從而使接收端恢復背景噪聲。 ?卷積碼的速率為 1/2,具有較強的糾錯功能。這些參數(shù)均可通過OMCR進行設置。 注: CA( cell allocation):小區(qū)分配 ARFCN( absolute radio frequence channel No.) :絕對載頻號 網(wǎng)絡參數(shù)(五) 83 ?控制信道描述 (Control channnel description) 該參數(shù)中包含以下參數(shù): ?ATT:指示移動臺在開機、關機時是否要通過 IMSI結(jié)合 /分離 Attach/Dettach流程通知網(wǎng)絡。 ?RADIOLINKTIMEOUT:無線鏈路超時定時器。 ?RE:呼叫重建是否允許。 112 ? 網(wǎng)絡參數(shù)(十七) 97 ?RACH控制參數(shù) (RACH control parameters) ?Max retrans( M):移動臺離開空閑模式后,允許最多發(fā)送 M+1個信道請求。 ?RXLEVACCESSMIN:若移動臺接收到的該小區(qū)電平值小于該參數(shù),則不允許駐留在該小區(qū)。對所有 BCCH頻點進行接收電平的測量和平均,得到 RLC_C。凡滿足以下條件的小區(qū),可以作為備選的駐留小區(qū)。 ?NECI:指示網(wǎng)絡 是否支持半速率業(yè)務。移動臺發(fā)送的相鄰的信道請求的間隔應為 {S,S+1,...,S+T1}中隨機選取的時隙數(shù)。每個 SIM卡上都有數(shù)據(jù)表明屬于的接入控制等級。 5表示移動臺連續(xù) 5次未正確接收到SACCH應釋放該無線鏈路。 ?BSAGBLKSRES: CCCH中為 AGCH保留的塊數(shù)。對該參數(shù)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格式進行描述。 編碼輸入 循環(huán)編碼 卷積編碼 交織重排 編碼輸出 映射至突發(fā)中 69 TCH/F的信道編碼 ?TRAU幀的組成: 50比特 (Ia類 )+132比特 (Ib類 )+78比特 (II類) ?只對 Ia類比特進行奇偶校驗編碼,增加了 3個校驗位,輸出為 53比特 ?在上一步 53比特的基礎上,加入 Ib類比特,并增加 4比特的尾比特,輸出為 189比特 ?對上一步的 189比特進行卷積編碼,輸出為 378比特 ?在上一步的 378比特的基礎上,加入 II類比特,輸出為 456比特 ?456比特進行交織重排,形成 8組數(shù)據(jù),每組 57比特。 ?Rxlevel_Full和 Rxquality_Full是根據(jù)鄰區(qū)表 (BA表 )中的載頻數(shù)在每個載頻的 1044=100幀中選取一定的幀進行測量和平均,并在下一個 104幀中用測量報告上報。 55 BSIC選取示意圖 C B A E D D F 56 PSTN MS呼叫流程 MSC/VLR BSS MSRN IMSI MSRN MSISDN HLR GMSC 57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 (IMSI) 移動國家號碼 (MCC) :中國為 460. 移動網(wǎng)號 (MNC) :移動 為 00,聯(lián)通: 01. 移動用戶識別碼 (MSIN) :H1H2H3??????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號 (IMSI) MCC MNC MSIN 國內(nèi)移動用戶識別碼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 58 ? 臨時移動用戶識別碼 (TMSI) – 提高 IMSI使用的安全性 – 本地分配的 4字節(jié)的 BSC編碼 臨時移動用戶識別號 (TMSI) 59 ? 移動用戶漫游號碼: – 位長 10位 – VLR臨時分配給用戶的一個號碼 – 與該 MSC所屬 HLR有一定聯(lián)系 – 在 VLR中與 IMSI一一對應 移動用戶漫游號 (MSRN) 60 移動用戶 ISDN號碼 (MSISDN) ? 移動用戶 ISDN號碼 (MSISDN) ? 國家號碼 (CC):中國為 86 ? MAC:移動接入碼 , =139( 0、 1) ? 移動用戶號: H0H1H2H3ABCD ? H0H1H2H3:: HLR識別碼,由總部統(tǒng)一分配到本地網(wǎng) ; H0=0 ? ABCD: 移動用戶號,由 HLR自行分配 ? CC MAC SN 國內(nèi)有效移動用戶 ISDN號碼 國際移動用戶 ISDN 61 RFN ?RFN: Reduce Frame Number,縮減幀號 ?FN: 0 ~ 26?51 ? 20481( 2715647,約 3小時 29分) ?RFN由 T T T3180。 52 BSIC作用(二) 由于 BSIC參與了隨機接入信道( RACH)的譯碼過程,因此它可以用來避免基站將移動臺發(fā)往相鄰小區(qū)的 RACH誤譯為本小區(qū)的接入信道。只有一些特定的邏輯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