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隋朝疆域唐朝疆域北宋疆域北宋西夏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遼(契丹)自主學習:圈劃,思考。5分鐘。1、本課提到了哪兩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2、這兩個少數(shù)民族后來分別建立了什么政權?請找出這兩大政權建立的基本史實。這些政權與北宋的關系如何?3
2025-06-14 07:08
【摘要】《禮記》一則導學案導學目標1.識記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了解相關文學常識。2.初步學會用串譯整合法翻譯全文。自主預習一、字詞積累1.重點實詞(l)弗食.,不知其旨也(動詞,吃)(2)雖有至.道(達到極點)(3)弗學,不知其善.也(好處)(4)是故..學然后知不足(連
2024-11-19 13:35
【摘要】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知道遼、西夏與北宋的對峙局面。北宋的建立者是()。A、朱溫B、趙匡胤C、安祿山D、石守信B北宋在政治上最主要的特點是()。A、重武輕文B、節(jié)度使權力很大C
2025-06-20 23:27
【摘要】第7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與黨項族(1)興起:9世紀后期,契丹已經(jīng)有了農(nóng)耕、冶鐵和紡織等產(chǎn)業(yè),并開始建筑房屋、城邑。(2)契丹建國:10世紀初,契丹族首領 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權,都城在 。阿保機建國后,發(fā)展生產(chǎn),創(chuàng)制文字,國力不斷增強。
2025-06-21 01:13
【摘要】第39課明清易代明憲宗元宵行樂圖明《流民圖》看完這兩幅圖景,同學們有何感想?明憲宗《元宵行樂圖》,此畫卷出自明代宮廷畫師之手。又名《憲宗行樂圖》。署成化二十一年(1485)仲冬吉日。所畫為明代宮廷模仿民間習俗放爆竹、鬧花燈、看雜劇的情景。這張巨幅畫卷描繪了朱見深正月十五在皇宮里慶賞元宵節(jié)游玩的各種情景。畫面
2025-06-20 22:45
【摘要】第一篇:北師大課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遼西夏與北宋并立 課程標準 知道遼、宋、西夏、金等政權的并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遼、宋、西夏是三個并立的政權,說出耶律阿保機、趙匡胤和元昊三位...
2024-11-15 12:49
【摘要】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
2025-06-20 20:07
【摘要】第30課金與南宋的對峙1、金建立民族:女真族時間:1115年都城:會寧人物:完顏阿骨打一、金滅北宋商周唐朝遼宋肅慎黑水靺鞨女真①女真的興起女真是怎樣強大起來并建立政權的?11世紀,完顏部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女真族逐漸強大起來。金國
2025-06-17 19:13
【摘要】第10課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教學目標:知道遼、宋、西夏是三個并立的政權,了解耶律阿保機、趙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績;分析宋遼、宋夏戰(zhàn)爭的性質以及兩次和議的影響,提高客觀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對遼、西夏與宋的戰(zhàn)和關系的史實了解和歸納分析,認識到和平與融合是民族關系的主流;通過對契丹族、黨項族的發(fā)展和變遷及其與漢族的密切交往,認
2024-11-19 08:13
【摘要】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導入新課新課探究課堂小結隨堂訓練導入新課同學們都看過《天龍八部》吧,那里面的喬峰本來認為自己是什么人?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是什么人?而后來喬峰、段譽、虛竹兄弟三人是到了哪里去娶公主?當時漢族建立的北宋、由契丹
2025-06-21 01:14
【摘要】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一、單項選擇題1.他統(tǒng)一契丹各部,任用漢人為官,改革習俗,建筑城郭,創(chuàng)制文字,發(fā)展了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10世紀初,他稱皇帝,建立契丹國。材料中的“他”是()A.鐵木真B.耶律阿保機C.完顏阿骨打
2025-06-20 01:41
【摘要】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北宋的版圖遠不如漢唐時期。當時與北宋并立的政權,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遼,西北有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和黨項族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呢?、西夏和北宋民族政權并立的基本史實。
2025-06-20 13:17
【摘要】第8課北宋和遼、西夏的并立契丹的興起:一.北宋、契丹、西夏的建立閱讀課文完成下列表格政權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民族隋唐遼北宋西夏宋太祖趙匡胤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1)
2024-12-07 15:31
【摘要】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不務政事,造成朝政混亂,地方藩鎮(zhèn)勢力日盛,最終導致“安史之亂”。公元763年,安史之亂雖然平定了下去,但卻使地方上掌握兵權的將領(“藩鎮(zhèn)”節(jié)度使)割據(jù)混戰(zhàn)起來。公元907年,宣武節(jié)度使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速讀課本54頁到5
2025-02-22 00:44
【摘要】第38課鄭和下西洋與明中期的“倭患”知識提要一、鄭和下西洋:從1405年到1433年7次下西洋,先后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鄭和航海的時間比歐洲航海家遠航印度和美洲開辟新航路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創(chuàng)舉。(2)鄭和下西洋期間,亞非各國也多次派遣使者來到中國
2024-12-08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