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日晷;2.滴漏(水鐘);3.火鐘;4.沙漏(沙鐘);5.擺鐘(伽利略發(fā)現(xiàn)單擺的等時性);6.近代機械鐘;7.電子鐘和原子鐘。各種各樣的計時工具長度的測量熟悉測長度和測時間工具的名稱,長度和時間的主單位。思考不同長度單位間如何進行換算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千米(km)=1000米=103米1
2025-06-20 23:16
2025-06-20 23:11
【摘要】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觀察1:從長到短的次序為:.觀察1:請你目測一下課桌的長、寬、高。比較它們的長短。想一想不用尺,你如何證實自己的目測結(jié)果?長、高、寬1、課桌上的一根繩子與課桌的長相比,哪個長?
2024-11-30 04:02
【摘要】復習:長度的單位1dm=10-1m1km=103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正確選擇刻度尺根據(jù)測量需要選擇合適的刻度尺刻度尺的選擇觀察刻度尺的最大值、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線??潭瘸叩氖褂谜_使用刻度尺
【摘要】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獵豹追捕羚羊綻放的煙花速滑姓名:劉翔(LiuXiang)性別:男籍貫:上海生日:身高:體重:87公斤項目:110米欄劉翔是中國運動員的驕傲,他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
2024-12-01 01:35
【摘要】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第1節(jié)測量長度和時間體驗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活動1:觀察手中的直尺,用直尺測量鉛筆的長度和物理課本的長度、寬度,將測量結(jié)果記錄下來。活動2:機械停表表盤如圖所示,按一按機械停表的按鈕,觀察表針的變化。用停表測量1min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將測量結(jié)果記錄下來。參考答案:活動1:用直
2025-06-12 01:36
【摘要】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第1節(jié)測量長度和時間體驗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活動1:觀察手中的直尺,用直尺測量鉛筆的長度和物理課本的長度、寬度,將測量結(jié)果記錄下來?;顒?:機械停表表盤如圖所示,按一按機械停表的按鈕,觀察表針的變化。用停表測量1min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將測量結(jié)果記錄下來。參考答案:活動1:用直
【摘要】測量長度和時間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jié)隨堂訓練各種比較比較長短比較快慢比較冷熱導入新課沒有比較,就不能鑒別。比較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方法。比較有定性比較和定量比較兩種。測量就是一種定量比較。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兩種測量。導入新課。
2025-06-14 14:20
【摘要】一、測紙厚,細絲的直徑(累積法)實驗步驟:1、用毫米刻度尺測量課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d=mm.2、查出課本中紙的張數(shù)n=_______的張數(shù).3、用總厚度除以紙的張數(shù),求得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d/n=_______mm.典型例題請同學們用以下步驟和方法來測算物理課本內(nèi)頁中每張紙的厚度:(1)將從封面
2025-06-16 12:28
【摘要】本節(jié)內(nèi)容是對第二節(jié)測量的補充及測量的應(yīng)用,主要講解三點內(nèi)容:(1)特殊情況下的長度測量(直接無法測量)。(2)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的體積測量。(3)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測量。希望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初步掌握以上的三點測量內(nèi)容。一、間接測量(無法直接測量下的測量)?;顒?A、測量一張
2025-06-15 17:15
【摘要】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yīng)用學習目標(1)會用累積法測算一張紙的厚度,會用以直代曲法、滾輪法測算曲線的長度。(2)會用量筒或量杯測液體和固體的體積。(3)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練習用這些“尺”和“表”進行測量,提高估測能力。學習目標A、測量一張紙的厚度下面有
2025-06-15 07:17
2025-06-15 17:17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眼睛直接判斷物體的大小、長短往往是不準確的,需要進行測量。第一節(jié)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測量需要某個標準,測量某個物理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叫做單位。2、國際單位制:總部設(shè)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組織制定的國際統(tǒng)一的單位。一、長度的單位1、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2、其它常見的長度單位及符號。千米
2025-06-21 07:14
【摘要】第二節(jié)長度與時間的測量第一課時長度和時間的單位及其換算問題探究:測量需要一個標準?.阿凡提量渠水的故事?同學們用自己的大拇指指尖和中指指尖的距離(叫一拃)測量課桌的長度,然后比較一下拃數(shù)是否相同?為什么同樣長的課桌得出的拃數(shù)卻丌相同呢??如果用“桶
2024-11-21 03:11
【摘要】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yīng)用用刻度尺測量紙張的厚度累積法實驗序號總張數(shù)總厚度一張紙的厚度/mm平均值/mm12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減小誤差在測量時要進行估讀,估計值有的偏大,有的偏小這樣就產(chǎn)生誤差.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減小這種誤差.信息快遞:累積法
2025-06-17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