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受到的浮力越大,你認為密度最小的是(其正確分析過程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ρ乙 ①③正確,用細線拉著,勻速緩慢地放入水深為2R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兩次牙膏袋的質(zhì)量m甲和m乙的大小關(guān)系是m甲________m乙;兩次排開水的體積V甲和V乙的大小關(guān)系是V甲________V乙;兩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關(guān)系是F甲________F乙;兩次杯底受到水的壓強p甲和p乙的大小關(guān)系是p甲________p乙。當把小球的一半體積浸沒在水中時,彈簧 。 、乙兩位同學分別對“物體的浮沉條件”進行了探究。 (2)乙同學的探究方案實驗器材:裝有水的大燒杯、蠟塊、鐵釘(見圖)。③雖然兩種方案的實驗結(jié)果基本一致,但老師認為方案一更科學。 (2)小剛根據(jù)圖中B、C、D三步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隨著物體浸入液體中深度的增加,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在變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的結(jié)論。但是不會一直增大。9.【答案】A 【解析】甲圖中雞蛋處于懸浮狀態(tài),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浮力F甲=G蛋 , ρ蛋=ρ甲;乙圖中雞蛋處于漂浮狀態(tài),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浮力F乙=G蛋,ρ蛋ρ乙;所以F甲=F乙 , ρ甲<ρ乙 , A選項正確。三、解答題19.【答案】(1)由圖乙可知,當石塊沒有浸入水中時,拉力等于重力,即:F=G=1400N,石塊的質(zhì)量:當石塊全浸入水中后,F(xiàn)?。紾-F′=1400N-900N=500N(2)根據(jù)F浮=ρ水gV排 , 得:,因為石塊完全浸沒,石塊的體積:V石=V排=5102m3; 【解析】(1)如圖甲將石塊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對應圖乙中拉力的變化,AB段表示石塊接近水面但未進入水面,此時的拉力與重力相等,BC表示石塊逐漸浸入水中至恰好完全浸沒,此時浮力逐漸增加拉力逐漸減小,CD表示全部浸入水面后繼續(xù)下降,此時由此排開液體體積不變石塊所受浮力不變拉力也不變。能夠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物體的重力大于浮力時,物體下沉。(2)①從物體受力的角度看,在蠟塊中插入鐵釘是為了改變重力的大小。17.【答案】10;上??;6;不變 【解析】用手將物體全部壓入水中時,已知物體排開的水重為10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也為10N;放手后,物體受到的浮力10N要大于物體自重6N,因此物體要上?。淮矬w靜止后,物體漂浮在水面上,由二力平衡條件知: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即6N;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當加入食鹽后液體密度變大,但由于加食鹽前后物體都處于漂浮所以浮力始終等于物體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不變。7.【答案】A 【解析】由圖示情況,松果漂浮在液面上,花崗巖、鐵、鉛都沉在容器底部,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松果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花崗巖、鐵、鉛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所以松果的密度是最小的,A選項正確.8.【答案】D 【解析】輪船由河里駛?cè)牒@?,船體上浮是最終的結(jié)果,出現(xiàn)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分析順序為,首先明確輪船在河里和海里都是漂浮的,判斷出受到的浮力等于輪船自身的重力,由浮力不變由于液體密度的改變引起了排開液體體積的變化。B、隨著排開液體體積的增大,浮力是增大的,而且不會變?yōu)?。小剛已經(jīng)知道銅的密度大于鐵的密度,那么根據(jù)他所選擇的幾個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以知道銅塊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鐵塊所受到的浮力。①從物體受力的角度看,在蠟塊中插入鐵釘是為了改變________的大小。你認為上述操作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③物體 A 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強 P 與其浸入水中深度 h 的關(guān)系圖象應該是丙圖中的________ (2)小宇和同學們采用如下方法測量 B 液體的密度,請你將實驗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①用天平測出燒杯和 B 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 ;②將 B 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體積為 10mL;③測量燒杯和剩余 B 液體的總質(zhì)量時,天平平衡后,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如圖丁,質(zhì)量為________g,則 B 液體的密度為________g/cm3。已知浮標總質(zhì)量為55千克,其中含油20千克; , 103千克/米3;103千克/米3 ,g取10牛/千克。它的方向與________方向相反。②④正確<F乙C.②④①⑤③ 80g )A. B. C. D.、b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關(guān)系如圖,分別用a、b兩種物質(zhì)制成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放手穩(wěn)定后(下列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