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酸鉛 (PZT)等 )的表面溫度發(fā)生變化,則隨著溫度的上升或下降,材料表面發(fā)生極化,即表面上就會產(chǎn)生電荷的變化,從而使物質(zhì)表面電荷失去平衡,最終電 荷變化將以電壓或電流形式輸出。 2. 熱釋電紅外探測器基本原理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通過接收移動人體輻射出的特定波長的紅外線,可以將其轉(zhuǎn)化為與人體運動速度,距離 ,方向等有關(guān)的低頻電信號。 探測器原理框圖如圖 32所示,當人體進入警戒區(qū),人體溫度會引起環(huán)境溫度輻射場的變化,通過菲涅爾透鏡,熱釋電紅外探頭感應到的是人體溫度與背景溫度的差異信號,則在負載電阻上產(chǎn)生一個電 信號,電信號的大小,決定于敏感元件溫度變化的快慢。 檢測元件 BISS0001 是 CMOS 數(shù)?;旌蠈S眉呻娐?,具有 獨立的高輸入阻抗運算放大器,可與多種傳感器匹配,進行信號預處理。當 TX 時間結(jié)束時, U0 下跳回低電平,同時啟動封鎖時間定時器進入封鎖周期 Ti。 RR RC1 為輸出延遲時間TX的調(diào)節(jié)端, RR RC2 為觸發(fā)封鎖時間 Ti 的調(diào)節(jié)端 ⑵ 。由于 VH≈ ,VL≈ ┊ ┊ ┊ ┊ ┊ ┊ ┊ ┊ ┊ ┊ ┊ ┊ ┊ 裝 ┊ ┊ ┊ ┊ ┊ 訂 ┊ ┊ ┊ ┊ ┊ 線 ┊ ┊ ┊ ┊ ┊ ┊ ┊ ┊ ┊ ┊ ┊ ┊ ┊ 共 50 頁 第 10 頁 ,所以當 VCC 為 + 電壓時,可有效地抑制177。 圖 35 紅外線探測器電路圖 微波探測器 1. 微波探測器原理 微波探測器為空間探測器,用于探測在防范空間內(nèi)的任 何運動物體。 實際電路中,是由振蕩器電路產(chǎn)生并發(fā)射近微波段電磁波形成微波場,天線把電R5120+ 5VDEC 16C 23C 26100pFC 1922uFC 18C 15220uFC 20C 25470uFC 22C 17C 2110uFC 2433uFR 1010KR 121KR937KR 111MR757KR634KR81MR 151MR 131KR 1451KR 111MS+I C 2VH+I C 4VL+I C 6VR+I C 3VH+I C 1I C 574 L S 32+ 5VI C 774 L S 11VC+ 5VU 01C 27R E S C TD4LEDGNDD3D I O D EAV0狀態(tài)控制器延時時間定時器 TX封鎖時間定時器 TIH on gW a i ┊ ┊ ┊ ┊ ┊ ┊ ┊ ┊ ┊ ┊ ┊ ┊ ┊ 裝 ┊ ┊ ┊ ┊ ┊ 訂 ┊ ┊ ┊ ┊ ┊ 線 ┊ ┊ ┊ ┊ ┊ ┊ ┊ ┊ ┊ ┊ ┊ ┊ ┊ 共 50 頁 第 11 頁 信號轉(zhuǎn)換為相應的電磁波輻射到周圍空間,輻射半徑可達 10m 以上 (如果想繼續(xù)增大輻射半徑或提高靈敏度可以通過調(diào)整天線的大小和方向來完成 )。反射回來的微波信號與原信號之間混頻后 圖 36 微波探測 器原理框圖 產(chǎn)生微弱的頻移信號,該信號送放大器進行放大。 當有人在該微波防護區(qū)內(nèi)移動時,振蕩頻率和幅度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該電路可以工作在較寬的電壓范圍內(nèi) (標準電壓是 32V,但實際可以工作在很寬的電壓范圍內(nèi) ),當檢 測到異常信號時為高電平。多傳感器設(shè)計思 想解決了傳統(tǒng)防火探測器一直存在的誤報率高的問題,增強了火災探測的可靠性。因此,報警系統(tǒng)中對火災信號的檢測采用多傳感器 /多 判據(jù)的火災探測技術(shù),將探測器探測到的多元火災探測信息溫度探測器 光電感煙探測器 CO 氣體探測器 或非門 AT89C51 Alarm1 ┊ ┊ ┊ ┊ ┊ ┊ ┊ ┊ ┊ ┊ ┊ ┊ ┊ 裝 ┊ ┊ ┊ ┊ ┊ 訂 ┊ ┊ ┊ ┊ ┊ 線 ┊ ┊ ┊ ┊ ┊ ┊ ┊ ┊ ┊ ┊ ┊ ┊ ┊ 共 50 頁 第 13 頁 經(jīng)邏輯或非門送給單片機進行綜合判斷,然后經(jīng)確認后發(fā)出報警信號。 圖 39 溫度探測器示意圖 溫度探測器 溫度探測器使用數(shù)字溫度傳感器 DS18B20, 5V直流電壓供電。作為發(fā)光器件,目前多采用大電流發(fā)光效率高的紅外發(fā)光管,受光器件多采用半導體硅光電管,受光器件的阻抗是隨煙霧濃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本電路所用的探測頭采用的是 OPTEK 公司的 OP231 和 OP801SL光電組合套件作為發(fā)射管和接收管,其中,發(fā)射管典型供電電壓為 ,接收管使用 5V 的直流電壓供電。集煙盒內(nèi)壁為黑色粗糙面,可將盒內(nèi)的光反射減至最小。同時,較之用直流電 源供電可以達到減小功耗的目的。電路圖如圖 311 所示。激光器 LASER 和光敏電阻 W1分別安裝在門的左右兩側(cè),當有人進出時由于遮擋使比較器的正輸入端電壓變化,從而 port 端口產(chǎn)生觸發(fā)信號。由于電路采用了 PT2262/PT2272 編解碼集成芯片及專用的 315MHz 的無線收發(fā)模塊,使電路簡單,性能穩(wěn)定,功耗低,體積小,便于置入防丟物品中。 AT89C51 采用 COMS工藝,是一種低功耗、高性能的,與 INTEL8051 系列單片機完全兼容的 8位微控制器。在用戶端自動報警器的面板上設(shè)有 LCD顯示器、鍵盤以及三色警燈 ( LED),三色警燈分別指示火災或紅外 /微波雙鑒的防火報警、正常工作及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的狀態(tài),即報警燈(紅) 、工作燈(綠)和故障燈(黃)。 用戶端自動報警器的硬件介紹 AT89C51 單片機簡介 1.主要性能參數(shù) 1)與 MCS51產(chǎn)品 指令系統(tǒng)完成兼容 2) 4K 字節(jié)可重擦寫 Flash 閃速存儲器 3) 1000 次擦寫周期 4)全靜態(tài)操作: 0Hz— 24MHz 5)三級加密程序存儲器 6) 128 8 字節(jié)內(nèi)部 RAM 7) 32 個可編程 I/O 口線 8) 2 個 16 位定時 /計數(shù)器 9) 6 個中斷源 10)可編程串行 UART 通道 11)低功耗空閑和掉電模式 2.功能特性概述: AT89C51 提供一下標準功能: 4k字節(jié) Flash 閃速存儲器, 128 字節(jié)內(nèi)部 RAM, 32個 I/O 口線,兩個 16位定時計數(shù)器,一個 5向量兩級中斷結(jié)構(gòu),一個全雙工行串行 ┊ ┊ ┊ ┊ ┊ ┊ ┊ ┊ ┊ ┊ ┊ ┊ ┊ 裝 ┊ ┊ ┊ ┊ ┊ 訂 ┊ ┊ ┊ ┊ ┊ 線 ┊ ┊ ┊ ┊ ┊ ┊ ┊ ┊ ┊ ┊ ┊ ┊ ┊ 共 50 頁 第 19 頁 通信口,片內(nèi)振蕩器及時鐘 電路。 3.引腳功能說明 ( 1) VCC:電源電壓; GND:接地; ( 2) P0口: P0 口是一組 8位漏極開路型雙向 I/O口,也即地址 /數(shù)據(jù)總線復用時。 ( 3) P1 口: P1 是一個帶內(nèi)部上拉電阻的 8 位雙向 I/O 口, P1 的輸出緩沖級可驅(qū)動 (吸收或輸出電流 )4 個 TTL 邏輯門電路。對端口寫“ 1”;通過內(nèi)部的上拉電阻把端口拉到高電平,此時可作輸入口,作輸入口使用時,因為內(nèi)部存在上拉電阻,某個引腳被外部信號拉低時會輸出一個電流 (IIL) 在訪問外部程序存儲器或 16 位地址的外部數(shù)據(jù)存儲器 (例如執(zhí)行 MOVX DPTR 指令 )時, P2口送出高 8位地址數(shù)據(jù)。 P3 口輸出緩沖級可驅(qū)動 (吸收或輸出電流 )4 個 TTL 邏輯門電路。 ( 6) RST:復位輸入。 對 Flash 存儲器編程期間,該引腳還用于輸入編程脈沖 (PROG )。 ( 8) PSEN :程序儲存允許( PSEN )輸出是外部程序存儲器的讀選通信號,當 AT89C51 由外部程序存儲器取指令 (或數(shù)據(jù) )時,每個機器周期兩次 PSEN 有效,即輸出兩個脈沖。需注意的是 :如果加密位 LB1 被編程,復位時內(nèi)部會鎖存 EA 端狀態(tài)。 ( 11) XTAL2:振蕩器反相放大器的輸出端 ⑹ 。單片機的 INT0 , INTl 分別與盜警、火警傳感器相連,實現(xiàn)各種警情的采集。 與電話接口電路相連,實現(xiàn)模擬摘掛機的控制。 接液晶顯示器的串行時鐘輸入端, 輸入端。 與 MT8888 的 RSO 相連,控制 MT8888內(nèi)部寄存器的選擇。 V C Cp 2 .7p 2 .0V O I C ED E / R EH / PA C O F F P O W E RBp 1 .0p 1 .1p 1 .2AH E L P1 0 KR8X T A L 11 2 M H Z12C23 0 p FC33 0 p FX T A L 1X T A L 2p 3 .7p 3 .6p 3 .4p 3 .5A L A R M 1A L A R M 0T X DR X DR S TI N Ep 1 .01p 1 .12p 1 .23p 1 .34p 1 .45p 1 .56p 1 .67p 1 .78R S T9p 3 .0 ( R X D )10P 3 .1 ( T X D )11p 3 .2 ( I N T 0 )12p 3 .3 ( I N T 1 )13p 3 .4 ( T 0 )14p 3 .5 ( T 1 )15p 3 .6 ( W R )16p 3 .7 ( R D )17X T A L 218X T A L 119G N D20( A D 8 ) p 2 .021( A D 9 ) p 2 .122( A D 1 0 ) p 2 . 223( A D 1 1 ) p 2 . 324( A D 1 2 ) p 2 . 425( A D 1 3 ) p 2 . 526( A D 1 4 ) p 2 . 627( A D 1 5 ) p 2 . 728P S E N29A L E / P R O G30E A / V P P31A D 7 ( p 0 . 7 )32A D 6 ( p 0 . 6 )33A D 5 ( p 0 . 5 )34A D 4 ( p 0 . 4 )35A D 3 ( p 0 . 3 )36A D 2 ( p 0 . 2 )37A D 1 ( p 0 . 1 )38A D 0 ( p 0 . 0 )39V C C40A T 8 9 C 5 1p 1 .5p 1 .6C1E L E C T R O 1R8TV C CI N 4 1 4 8p 0 .0p 0 .1p 0 .2p 0 .3S1S0S C KCSD E T E C T O R O F FR31 0 KR41 0 KR51 0 KR61 0 KSI5S C K6R S T7V C C8V S S4WP3S02CS1J P 1X 2 5 0 4 5R71 0 KG N DS C KR S TV C C123J1H o n g W a iW e i B oG N D1234J2W e n D uQ i T iY a n W uG N D7 4 S L 0 07 4 S LN O R ┊ ┊ ┊ ┊ ┊ ┊ ┊ ┊ ┊ ┊ ┊ ┊ ┊ 裝 ┊ ┊ ┊ ┊ ┊ 訂 ┊ ┊ ┊ ┊ ┊ 線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