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且A、C能相互轉化,故C是鹽酸,A是氯化鋇。①濾液里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②濾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Zn;(2)若反應后所得濾液呈無色,說明了鐵未參加反應,則濾渣中一定含有Ag、Fe;(3)由于每65分質(zhì)量鋅能反應生成216份質(zhì)量的銀,每56分質(zhì)量的鐵能反應生成216分質(zhì)量的銀,所以反應后所得濾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原硝酸銀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2)若反應后所得濾液呈無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寫化學式)?!敬鸢浮縁e Ba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制備燒堿 【解析】【分析】A、B、C、D、E、F、G、H分別是氫氣、稀鹽酸、鐵粉、氧化銅、碳酸鋇、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純堿溶液中的一種,氫氣會與氧化銅分數(shù)反應,鹽酸會與鐵粉、氧化銅、碳酸鋇、澄清石灰水、純堿反應,鐵粉會與鹽酸反應,氧化銅會與氫氣、鹽酸反應,碳酸鋇會與鹽酸反應,二氧化碳會與澄清石灰水反應,澄清石灰水會與鹽酸、碳酸鈉反應,碳酸鈉會與稀鹽酸、澄清石灰水反應,①要求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且E與F不反應,G與H不反應;②B與D的物質(zhì)類別相同;③物質(zhì)不能重復,所以C是鹽酸,E、F是氧化銅和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種,B與D的物質(zhì)類別相同,所以B、D是碳酸鈉、碳酸鋇,A就是鐵,B能與F反應,所以B是碳酸鈉,F(xiàn)是氫氧化鈣,D是碳酸鋇,F(xiàn)就是氧化銅,G會與氧化鐵反應,所以G是氫氣,H就是二氧化碳,經(jīng)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詳解】(1)A是Fe,D是BaCO3;(2)B能與F反應,該反應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該反應常用來制備燒堿;(3)E→H的反應基本類型與E和G的反應類型相同,E→H的反應是氧化銅和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1)Fe,BaCO3;(2)Na2CO3+Ca(OH)2=CaCO3↓+2NaOH,制備燒堿;(3)2.同學們到實驗室去進行“探究金屬的性質(zhì)”實驗。在化學學習過程中,老師設計了如圖的“功夫小子”游戲,圖中A B C D E F G H分別是氫氣、稀鹽酸、鐵粉、氧化銅、碳酸鋇、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純堿溶液中的一種,游戲規(guī)則:①要求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且E與F不反應,G與H不反應;②B與D的物質(zhì)類別相同;③物質(zhì)不能重復。其創(chuàng)立的截拳道,體現(xiàn)了融合生成的方法論思想。(3)E→H的反應基本類型與E和G的反應類型相同,寫出E→H的化學方程式:_____。(1)若將所得濾渣放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則①濾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寫化學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②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1)若將所得濾渣放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則說明濾渣中一定有鐵,可能含有鋅,溶液中的硝酸銀完全參加了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下列物質(zhì)化學式:B_____,C_____;(2)寫出D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3)寫出B轉化為A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_____。【詳解】(1)由分析知,B是碳酸鋇,化學式為:BaCO3,C是鹽酸,化學式為:HCl;(2)鐵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銀和硝酸亞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AgNO3=Fe(NO3)2+2Ag;(3)碳酸鋇固體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為:白色固體逐漸減少或消失,固體表面產(chǎn)生氣泡。請回答下列問題:(1)I的化學式為_____,K的化學式為_____(2)寫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_____;所屬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3)實驗室常用暗紫色固體制取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4)寫出防止金屬J銹蝕的方法:_____;【答案】CuSO4 Cu(OH)2 Fe+CuSO4=Cu+FeSO4 置換反應 2KMnO4K2MnO4+MnO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