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憶起這些天跟大家相處都挺愉快的,是一幅很美麗的回憶。我服務的場館是中山大學體育館的男子排球,我的職務是觀眾坐席服務員。等第一場比賽結束后,我發(fā)現他旁邊的一位觀眾走了,我就立即跑到他妻子面前說,“pleases seat there ”,她就跟著我坐到了她丈夫的旁邊,過了一會兒那女的走到我面前用中文說了句“謝謝”當時我的心情就特別激動,因為畢竟是一位國外人用中文對我說出的謝謝。有的時候會遇到觀眾的態(tài)度不好,但是經過多日的實踐,我發(fā)現面對觀眾,多說幾句“謝謝您的配合”,他們就會非常合作,即使前一秒還是火冒三丈,在這一刻他們也會聽從你的安排與指揮。在亞運會志愿服務當中,另一個讓我難忘與感動的就是我們的領隊齊老師,她和我們年齡很相近,很能理解我們的想法,在志愿服務當中就是我們的強大的后勤保障,因為畢竟要持續(xù)站立5個半小時,她會時不時的過來關心關心我,問我累不,有時候就讓我休息,她來替我站會。整個亞運會我學會了和人更好的交流,學會了那種不計得失的心態(tài)。志愿者并不是只在亞運會里,通過亞運會這個平臺,更是向社會的一個拓展,一個精神文明建設的平臺。亞運會,我還會再來。萬眾矚目,人人都應懷著主人翁身份迎接亞運,志愿服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責任和使命。第二、愛國奉獻,做好亞運會的形象大使。第三、勤奮學習扎實工作,服務成長雙豐收。親愛的志愿者朋友們,亞運會志愿服務是一項平凡而高尚的事業(yè),眾多的志愿者是確保亞運會成功舉辦的無名英雄,亞運會不可能記下我們每個人的姓名和業(yè)績,但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崇高的名字——亞運會志愿者,這個名字將會鐫刻在廣州亞運會的豐碑上,我們的奉獻將會永遠載入亞運會的史冊。雖然繁瑣的資料收集工作幾乎讓我抓狂,我對志愿者這份工作的熱情依舊不減。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我已經較為系統(tǒng)的了到相關知識,如廣州這個城市的歷史、嶺南文化、交際禮儀、亞洲各國概況、亞運會的由來和發(fā)展歷程等。我認為作為志愿者空有一腔熱情是不夠,還需要有相關的服務技能,有比較好的綜合素質。我想要說的是這次的培訓工作的組織和協(xié)調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因為出現太多次的意外事故了。但是工作組至少在發(fā)生了一次意外事故之后就該在下一次做好防范和臨時應急的準備工作,而不是讓同樣的事故連續(xù)發(fā)生。這是我的美好愿望,至于能夠實現則是有待我們的所有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了。雖然我自己個人平時對這些知識也有或多的或少的了解,但是往往是系那個當零散的。所以當學院的亞運志愿者工作小組組織和安排培訓課程時,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興?,F在距亞運會開幕越來越近,200天之后,將是一個繼奧運會、世博會后的又一次大挑戰(zhàn)和機會,向世界證明“中國元素”的無窮魅力,亞運會的歷史將翻開嶄新的一頁。在備戰(zhàn)亞運會的過程中,我們要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扎實工作、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把所學專業(yè)的優(yōu)勢與服務亞運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不斷磨練意志品格、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實踐能力,為迎戰(zhàn)亞運會做好充分準備;在亞運會服務期間,積極為各國運動員、體育官員、賽場觀眾,提供人性化、個性化、專業(yè)化的服務,讓每一位會參與者都能夠享受到熱情周到、細致得體的服務;在服務奧運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吃苦耐勞、不計得失,主動承擔重要任務,不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展示志愿者風采,做出新成績,實現服務成長雙豐收。作為廣州以及學校形象的大使,志愿者的素質、精神、服務水平將是廣州和學校形象的重要標志。舉辦亞運會是廣州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夢想,有機會親身參與亞運會志愿服務工作,這是歷史賦予的光榮而崇高的使命。我們將努力成為雷鋒精神的傳播者,成為志愿服務理念的踐行者。我們的社會整體精神文明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平面上,還需要千千萬萬的學生志愿者在踏入社會之后去影響,去促進這個社會精神文明的發(fā)展。奉獻之火在心中慢慢點燃。在服務期外,她又是對于我們的生活無微不至的關心,知道我們西寧的志愿者在飲食上天天吃盒飯不習慣,再加上有一名回族志愿者,她就積極向上面反映,也改善了我們的飲食。當工作人員說“謝謝您的配合”時,觀眾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在提高,他不是被動的聽從指揮,而是以平等的地位與工作人員合作。在很多人眼中,亞運會志愿者是一個令人艷羨的身份,它代表著光環(huán)和榮耀,同時也是一場盛會中的“關鍵人物”。在短短的11天時間里,我服務了22場的排球比賽,每天基本上都是站立5個半小時。以上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