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些。 20bit UL grant指定了分配給msg3的上行資源。沖突解決后,該值可能變成CRNIT。 因此,只有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才需要步驟三和步驟四。 如果UE在子幀n成功地接收了自己的RAR,則UE應該在n +RAR所帶的UL grant中包含一個1 bit的字段UL delay,如果該值為0,則n + 但對于msg3來說,是在收到RAR之后的6個子幀上傳輸,這是因為RAR(包含msg3的UL grant)是在PDSCH而不是PDCCH中傳輸,所以UE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確定UL grant、傳輸格式等。msg3在ULSCH上傳輸,使用HARQ,且RAR中帶的UL grant指定的用于msg3的TB大小至少為80比特。此時eNodeB需要先與核心網(wǎng)通信,才能響應msg3。 當UE在隨機接入過程中使用上行CCCH來發(fā)送msg3消息時, UE還沒有CRNTI,此時UE會使用來自核心網(wǎng)的UE標志(STMSI或一個隨機數(shù))。 Identity注意:UE MAC Contention Control 如果是切換(handover),msg3為在DCCH上傳輸?shù)慕?jīng)過加密和完整性保護的RRC Handover Confirm,必須包含UE的CRNTI,且如果可能的話,需要攜帶BSR。但由于此時沖突還未解決,UE也還沒有被分配最終的標志,所以加擾不能基于CRNTI,而只能使用TCRNTI。eNodeB在沖突解決機制中,會在msg4(我們把步驟四的消息稱為msg4)中攜帶該唯一的標志以指定勝出的UE。在該timer超時或停止之前,UE會一直監(jiān)聽PDCCH。 1)隨機接入過程由MAC子層觸發(fā),且UE在msg4中接收到的PDCCH由msg3帶的CRNTI加擾,并給新傳的數(shù)據(jù)分配了上行資源;(只要成功解碼MAC PDU,就停止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并不需要等待沖突解決成功。 如果沖突解決失敗,UE需要 如果UE接入成功,UE會 對于msg4而言,也使用HARQ,但不需要與msg3同步。 1)如果UE原本就處于RRC_CONNECTED態(tài),則該UE在小區(qū)內(nèi)有唯一的標志CRNTI。 2)如果UE原本不處于RRC_CONNECTED態(tài),則該UE在小區(qū)內(nèi)不存在CRNTI,其唯一標志就是來自核心網(wǎng)(STMSI或一個隨機數(shù))。 Identity有一篇文章(分2部分)詳細介紹了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大家可以參考一下:《Random Access Supervision Part 1》和《Random Access Supervision Part 2》。 觸發(fā)隨機接入過程的事件有6種,見之前介紹。 由PDCCH order發(fā)起的初始隨機接入過程(“initiated by a PDCCH order”)只有在如下場景才會發(fā)生:1)eNodeB要發(fā)送下行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丟失了UE的上行同步,它會強制UE重新發(fā)起隨機接入過程以獲取正確的時間調(diào)整量;2)UE定位。圖:下行數(shù)據(jù)到達(基于競爭)此時上行數(shù)據(jù)傳輸?shù)牧鞒套優(yōu)椋?場景二:當UE丟失了上行同步,它也會釋放SR資源,如果此時有上行數(shù)據(jù)要發(fā)送,也需要觸發(fā)隨機接入過程。圖:上行數(shù)據(jù)到達 之前已經(jīng)介紹過,RAR中UL grant指定的上行資源最小為56 bits。所以在剩余的32 bits里會優(yōu)先放置BSR和PHR: BSR:8 bits用于MAC subheader,8 bits用于BSR MAC Control Element PHR:8 bits用于MAC subheader,8 bits用于PHR MAC Control Element 《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4] TS 6 TS – TS 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formation elements RACHConfigCommon~_~。 關于隨機接入的專題就寫到這了,關于物理層如何生成和檢測preamble等,限于能力,無從下手,所以也不敢亂寫。 TS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 ? 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 TS 3GPP協(xié)議 v10 RACH介紹:[2] 但當RAR中的UL grant指定的上行資源足夠大,除了容納CRNTI + BSR + PHR外,還能夠容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ment消息時 ,則msg3可以為CRNTI + BSR + PHR +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ment。 對于handover,如果是基于競爭的隨機接入,其msg3應該是CRNTI MAC Control Element + BSR MAC Control Element + PHR MAC Control Element。圖:handover(基于競爭) 上層觸發(fā)的隨機接入過程包括:1)初始接入;2)RRC連接重建; 3)切換。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當UE沒有被分配SR資源時,基于競爭的random access可以替代SR的功能用于申請上行資源。如果 eNodeB不給某UE配置SR(這取決于不同廠商的實現(xiàn)),則該UE只能通過隨機接入來獲取UL grant。 2)eNodeB回復RAR,RAR攜帶了UL grant信息;(、 84)圖:DCI format 1A用于PDCCH order時的格式 觸發(fā)隨機接入過程的方式有3種:1)PDCCH order觸發(fā);2)MAC sublayer觸發(fā);3)上層觸發(fā)。大家需要將本章節(jié)的內(nèi)容和之前的博客結合起來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隨機接入過程。 當UE發(fā)送的preamble數(shù)超過preambleTransMax時,協(xié)議要求MAC層發(fā)送一個Random Access problem到上層(通常是RRC層),但MAC層并不會停止發(fā)送preamble。 Control ContentionUE收到以此CRNTI加擾的PDCCH,就知道自己接入成功了。 2)清空msg3對應的HARQ buffer。 2)將PREAMBLE_TRANSMISSION_ COUNTER加1,如果此時PREAMBLE_TRANSMISSION_ COUNTER = preambleTransMax + 1,則通知上層隨機接入失??; 如果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超時,UE會丟棄TCRNTI并認為沖突解決失敗。 如果UE監(jiān)聽到了PDCCH,且它在msg3中帶了CRNTI MAC control element,則在以下2種情況下,UE認為沖突解決成功(即該UE成功接入,此時UE會停止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并丟棄TCRNTI。 步驟四:eNodeB發(fā)送contention resolution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msg3為CCCH上傳輸?shù)腞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Request,且不攜帶任何NAS消息。 與隨機接入的觸發(fā)事件對應起來,msg3攜帶的信息如下: Identity Element是在步驟四中使用的。 Resolution Control Contention 當UE處于RRC_CONNECTED態(tài)但上行不同步時,UE有自己的CRNTI,在隨機接入過程的msg3中,UE會通過CRNTI MAC control element將自己的CRNTI告訴eNodeB,eNodeB在步驟四中使用這個CRNTI來解決沖突。 msg3中需要包含一個重要信息:每個UE唯一的標志。 之后的第一個可用上行子幀來發(fā)送msg3?!?6)開始的第一個可用上行子幀(對于FDD而言,就是n + 6;對于TDD而言,n + 6可能不是上行子幀,所以 之所以稱為msg3而不是某一條具體消息的原因在于,根據(jù)UE狀態(tài)的不同和應用場景的不同,這條消息也可能不同,因此統(tǒng)稱為ms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