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為: ? 學(xué)生身分識別碼 ? 學(xué)生在每道試題的原始作答反應(yīng)資料 ? 學(xué)生效標分數(shù) ? 存成純文字檔 ? 以上程序參見課本 ★小叮嚀:試卷上各題的選項是 A,B,C,D輸入檔案時,記得轉(zhuǎn)換成 1,2,3,4 2022/8/15 50 預(yù)試注意事項 ? 樣本取自正式測驗擬用的族群,要注意代表性與數(shù)量 ? 情境應(yīng)與正式測驗相近似 ? 作答時間應(yīng)更充分,以得到更可靠的結(jié)果 ? 預(yù)試過程應(yīng)隨時紀錄,以取得對題目更清楚的資訊 2022/8/15 51 。s your ? Cindy: At two o39。 資料來源: 2022/8/15 40 大學(xué)入學(xué)測驗英文考科試題命題原則 ? 閱讀測驗 ? 選文內(nèi)容具教育性、知識性、趣味性 ? 選文內(nèi)容符合考生的生活體驗和任之範圍,並符合一般思考模式 ? 選文難易適中長短合宜(約 300字) ? 選文長度與問題數(shù)目相配合 ? 問題避免太常識性或獨立性,不用閱讀選文即可作答 ? 問題的設(shè)計以對文章的理解為考量主要考量 ? 避免單獨測驗單字片語與與法知識 ? 問題除一般理解外,還能測驗考生引申、推理的能力 ? 問題的推理避免太深奧,非一般考生思考能力所及 ? 測驗語言能力為主,避免以運算等其他能力為主 ? 選文下之問題及選項文字重新設(shè)計,避免與選文文字完全相同 ? 各問題涵蓋選文的重要內(nèi)容 ? 各選項長度與難易度相近 ? 選項誘答力平均,並避免二個以上可能答案。 ? 單句翻譯 : …將 中文 句子 譯 成正確、通順、達意英文的能力 …。 ? 綜合測驗 : …參酌篇章上下文,掌握各種詞彙(含 實詞 、 虛詞 、慣用語 及 轉(zhuǎn)折詞 等)及 句法結(jié)構(gòu) …。 ? 能寫課文摘要。 ? 能藉助字典或其他工具書,自行閱讀與課文難度相當(dāng)之課外教材。 ? 能於課前預(yù)習(xí)課文並了解其大意。引用下列文字供大家參考: Objective tests need not by confined to any one particular skill or element. In one or two wellknown tests in the past, attempts have even been made to measure writing ability by a series of objective test items. However, certain skills and areas of language may be tested far more effectively by one method than by another. Reading and vocabulary, for example, often lend themselves to objective methods of assessment. Clearly, the ability requiring the student to write can only be satisfactorily tested by a subjective examination requiring the student to perform a writing task similar to that required in real life. (,1990) 2022/8/15 11 紙筆測驗編製的程序 ? 了解各類紙筆測驗題型的編製原則 ? 準備測驗編製計畫 ? 研訂試題審查的工具 ? 編擬測驗試題 ? 試題的審查 ? 實施預(yù)試 ? 試題分析 ? 修正試題 ? 定稿付印 2022/8/15 12 全國性的大型測驗與課室內(nèi)的成就測驗有不同的考量 各類紙筆測驗題型的一般性 命題原則 ? 是非題 易 ? 選擇題 ? 配合題 選擇型試題 ? 填充題 ? 解釋題 ? 簡答題 ? 限制反應(yīng)題 ? 申論題 補充型試題 ? 論文題 難 2022/8/15 13 是非題的命題原則 ? 用來測量較低層次認知能力 ? 命題技巧 ? 每一題只包含一個重要概念 ? 敘述力求簡潔明確 ? 儘量少用否定敘述句 ? 避免使用暗示性語句 ? 對與錯的題數(shù)應(yīng)對等並以隨機方式排列 ? 避免使用如“常?!?,“多數(shù)”等語意不清的詞語 ? 意見性的敘述須指出參考性資料來源 2022/8/15 14 選擇題的命題原則 ? 可以測量各種不同程度的學(xué)習(xí)成果,適用於不同學(xué)科教材,作為測量認知能力的測驗 ? 每一題項分題幹與選項兩部份 ? 依題幹的完整性分完全問句與不完全敘述句兩類 ? 依答案型態(tài)分正確答案與最佳答案兩種類型 ? 命題技巧 ? 每個試題的題項數(shù)應(yīng)保持一致 ? 問題的描述或複雜度必須切合學(xué)生程度 ? 題幹敘述應(yīng)簡潔明確,避免過長或過短 ? 題幹避免被選項分割成兩個部份 ? 選項宜保持簡潔,必要且相同的字詞宜放在題幹中 ? 錯誤選項的敘述應(yīng)發(fā)揮應(yīng)有的誘答功能 202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