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 貴陽 ) 導致圖中世界石油產量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時間 1870 年 1900 年 世界石油產量 80 萬噸 2 000 萬噸 A.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B .內燃機的廣泛應用 C .發(fā)電機的廣泛應用 D .電動機的廣泛應用 B 4 . 1908 年,美國人亨利 下圖反映的是哪一時期的世界格局示意圖 ( ) A .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 B . 20 世紀 30 年代 C . 20 世紀 50 年代 D . 21 世紀初 A 8 . 19 世紀末,德國聲稱:我們過去把土地讓給一個鄰國,把海洋讓給另一個鄰國的時期已經一去不復返 ?? 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盤。 ” 這兩個學說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 ) A .但丁、莎士比亞 B .達爾文、馬克思 C .鮑狄埃、貝多芬 D .克倫威爾、林肯 B 12 .科學家拉格朗日把 17 世紀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譽為人類心靈的最高產物,并說: “ 因為宇宙只有一個,而在世界歷史上也只有一個人能做它的定律的解釋者。 ” 該 “ 作者 ” 是 ( ) A .牛頓 B .達爾文 C .法拉第 D .愛因斯坦 B 15 . (20 18 阿壩州 ) 英國科學家達爾文 1839 年開始擬草稿,三年后寫成了 35 頁的提綱,五年后寫成 230 頁的論文,二十年后發(fā)表科學巨著《物種起源》。他曾謙虛地表示: “ 真正偉大的科學家是牛頓,我只不過是將牛頓在計算上的錯誤加以修正而已。 ”這說明了 ( ) A .人們期待著戰(zhàn)爭的爆發(fā) B .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zhàn),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 C .戰(zhàn)爭將會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D .資本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B 10 .下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一幅海報 ( 海報譯文:這些婦女也在盡微薄之力, 學習制造軍火 ) ,反映了婦女們走進工廠,代替男人維持戰(zhàn)爭工業(yè)。據(jù)此,下面結論正確的是 ( ) A .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 B .新技術提升企業(yè)競爭力 C .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fā)展 D .新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 B 5. ( 2022 通遼 ) 下列關于三次科技革命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主要在重工業(yè)部門,科學與技術真正結合 B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最早發(fā)生在英國,其他國家相對緩慢 C .第二次科技革命同時發(fā)生在幾個資本主義國家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 A 6 .下表摘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 ” 對這句話理解準確的是 ( ) A .士兵對戰(zhàn)爭漠不關心 B .士兵不懼怕死亡 C .戰(zhàn)爭使士兵喪失了人格和尊嚴 D .戰(zhàn)爭使士兵斗志昂揚 C 4 . ( 201 7 廣東 ) 依據(jù)下圖中的信息判斷,該地圖的標題是 ( ) A A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的歐洲 B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歐洲 C .蘇聯(lián)解體后的歐洲 D .歐盟成員國分布圖 5 . ( 2022 廣東 ) 如下圖所示,關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表述合理的是 ( ) A .自然科學與社會發(fā)展存在內在聯(lián)系 B .自然科學發(fā)展導致 “ 一戰(zhàn) ” 爆發(fā) C .自然科學成就都是政治斗爭的結果 D .社會發(fā)展進程就是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進程 A 課 堂 鞏 固 1 . ( 2022 宿遷 ) 科技發(fā)明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 ) A .史蒂芬孫 —— 電燈 B .瓦特 —— 火車 C .愛因斯坦 ——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