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F , ∴ AB = CD = 10. 18. (6 分 ) 如圖,在 △ ABC 中, AD ⊥ BC 于 D , BD = AD ,DG = DC , E , F 分別是 BG , AC 的中點 . (1) 求證: DE = DF , DE ⊥ DF ; (2) 連接 EF ,若 AC = 10 ,求 EF 的長 . ( 1) 證明: ∵ AD ⊥ BC , ∴∠ ADB = ∠ ADC = 90176。 .∵ E 是 AB 的中點, ∴ AE = BE . ∴△ ADE ≌△ BCE (SAS) ; (2) 由 (1) 知: △ ADE ≌△ BCE ,則 DE = EC . 在直角 △ ADE中, AD = 4 , AE =12AB = 3 ,由勾股定理知, DE = AD2+ AE2= 42+ 32= 5 , ∴△ CDE 的周長= 2 DE + CD = 2 DE + AB = 2 5 + 6 = 16. 21. (8 分 ) 如圖,對折矩形紙片 AB CD ,使 AB 與 DC 重合,得到折痕 MN ,將紙片展平;再一次折疊,使點 D 落到 MN 上的點 F 處,折痕 AP 交 MN 于 E ;延長 PF 交 AB 于 G . 求證: (1) △ AFG ≌△ AFP ; (2) △ APG 為等邊三角形 . 證明: (1) 由折疊可得: M , N 分別為 AD , BC 的中點, ∵ DC ∥ MN ∥ AB , ∴ F 為 PG 的中點,即 PF = GF ,由折疊可得: ∠ PFA = ∠ D = 90176。 , ∴△ APG 為等邊三角形 . 22. (10 分 ) 已知:如圖,平行四邊形 AB CD ,對角線 AC 與BD 相交于點 E ,點 G 為 AD 的中點,連接 CG , CG 的延長線交 BA 的延長線于點 F ,連接 FD . (1) 求證: AB = AF ; (2) 若 AG = AB , ∠ BCD = 120176。 , AD = BC = 4 , AB ∥ DC , OB = OD , ∴∠ OBE = ∠ ODF , ∴△ BOE ≌△ DOF (ASA) , ∴ EO = FO , ∴ 四邊形 BE DF 是平行四邊形; (2) 解:當四邊形 BE DF 是菱形時, BD ⊥ EF ,設(shè) BE = x ,則 DE = x , AE = 6 - x ,在 Rt △ ADE 中, DE2= AD2+ AE2, ∴ x2= 42+ (6 - x )2,解得: x =133, ∵ BD = AD2+ AB2= 2 13 ,∴ OB =12BD = 13 , ∵ BD ⊥ EF , ∴ EO = BE2- OB2=2 133,∴ EF = 2 EO =4 133. 24. (12 分 ) 如圖 1 ,在矩形紙片 AB CD 中, AB = 3 cm , AD= 5 cm ,折疊紙片使 B 點落在邊 AD 上的 E 處,折痕為 PQ ,過點 E 作 EF ∥ AB 交 PQ 于 F ,連接 BF . (1) 求證:四邊形 BFEP 為菱形; (2) 當點 E 在 AD 邊上移動時,折痕的端點 P , Q 也隨之移